桂林理工大学物探生产实习报告.doc

桂林理工大学物探生产实习报告.doc

ID:53320218

大小:4.29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4-03

桂林理工大学物探生产实习报告.doc_第1页
桂林理工大学物探生产实习报告.doc_第2页
桂林理工大学物探生产实习报告.doc_第3页
桂林理工大学物探生产实习报告.doc_第4页
桂林理工大学物探生产实习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桂林理工大学物探生产实习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桂林理工大学2009级地球物理学专业教学生产实习始于2012年8月27日至2012年10月26日。实习地点位于桂林市雁山镇桂林理工大学校内和临桂县会仙镇马面乡。图1雁山镇交通图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位于桂林市南郊(图1),距市中心24公里,桂阳公路贯穿全镇,交通便利。全镇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一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总人口20103人。盛产粮食、蔬菜、柑桔、禽畜蛋品以及花卉盆景、竹木制品等,是桂林南部历史悠久的农贸商品集散地。雁山镇旅游资源丰富,镇上有华南最大的植物研究

2、所,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雁山公园、马君武墓、李四光纪念馆等。桂林理工大学新校区在雁山区委区政府以南约一公里桂阳公路旁。会仙镇马面乡位于临桂县西南部,距市区和临桂县城3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图2)。会仙地理位置优越,周边与本县四塘乡、六塘镇,永福罗锦镇,桂林市象山区二塘乡,桂林雁山区雁山镇毗邻。主要农产品:西兰花、雍菜、樱桃、黄瓜。距离我屏风校区为平距14.8公里。交通路程大概为40公里,图2马面乡交通图图2马面乡交通图本次物探生产实习的目的是使我们学生结合工作实践,掌握工程物探设计、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

3、、资料整理、成果解释和报告编写等一整套实践性工作环节,在实践中进一步消化、巩固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对专业的认识,培养刻苦耐劳的精神,为毕业实习和今后的野外工作打下基础。本次实习任务:在雁山300×30测区、马面300×70测区内利用物探方法,初步掌握工作区内的地层分层情况,确定基岩起伏、潜水面,寻找覆盖层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地质状况,如溶洞、土洞、疏松带基岩中的破碎带等,尽量的提供对场地地下矿体作出评价的信息。实习所投入的物探方法有:面波法,地震映像,折

4、射波法,反射波法,放射性,地质雷达,高精度磁法,电阻率测深,电阻率联合剖面法,瞬变电磁法,激电中梯法,激电测深法,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EH4)法。野外数据采集阶段,我们组利用电法、地震、磁法、地质雷达、放射性等的各种不同方法对雁山校区、马面乡进行了数据采集。按照既定的计划从2012年9月2日-2012年10月12日(共29个工作日)进行了野外生产实习;从2012年10月15日-2012年10月26日着手资料处理与解释、实习报告编写。第一章场地工程地质概括及地球物理特征1.1雁山场地工程地质概括及地

5、球物理特征1.1.1测区工程地质概括雁山测区,整个地表面为土地和少量灌木,粘土深度大概在3M左右,地势起伏不大,可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勘探,而且效果不错。实习结合已经获得的测区钻探资料揭露,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1、黄土2、粘土3、细沙、鹅卵石4、基岩1.1.2测区地球物理特征1黄土:黄色,呈疏松状态,土的含水度比较小,含有少量杂质,密度比较均匀。2粘土:含量较少。3细沙:含云母,呈湿,稍密状态。4卵石:卵石的主要成分为砂岩,其次为石英岩和花岗岩,次圆状。5基岩:灰岩,起伏不是很大,埋深大概在5到20M

6、。1.1.3岩土层电性差异常见空隙度比较高,又富含黏土矿物的第四系黏土、页岩、泥岩的电阻率比较低;质地致密、空隙度低的灰岩电阻率最高;大多数沉积岩都具有中等空隙度,电阻率一般大约在数百左右。一般土层结构疏松,孔隙度大,且与地表水密切相关,因而它们的电阻率均较低(见表1)。几种常见浮土和地表水的电阻率及其变化范围(表1):名称(ρ)名称(ρ)黄土层0~200雨水>1000粘土1~200河水10~100含水砂卵石层50~500海水0.1~1隔水粘土层5~30潜水<1001.1.4岩土层弹性波差异由于表层

7、土随含水量的增加,纵波在其中的传播速度也会增大,一般情况认为表层土和粘土之间没有明显的纵波速度差异,从表二不难看出。而在粘土、砂与灰岩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的弹性波速度分界面,而且波阻抗也随之逐渐增大。介质与纵波传播速度(表2):序号介质名称P波速度(m/s)序号介质名称P波速度(m/s)1空气3404水1430~15902粘土8005砂1000~18503表层土3006灰岩3400~70001.2马面测区工程地质概括及地球物理特征1.2.1测区工程地质概括测区位于马面村东侧,地势较为平坦,大多为暂无农作

8、物的田地,地形稍有起伏,地面标高为159.00—185.00米。由于无明确的地质资料,根据现场的一些露头,地形情况,测区地层自上而下大致为:1)耕织土2)第四系残坡积粘土3)粉砂岩4)基岩1.2.2测区地球物理特征1)素填土(即黄土):整个场地均有分布,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少量沙及瓦砾、有机质,松散,局部地段经人工耕作,为耕植土。该层分布厚度为0.3—1.5米不等,堆积时间少于20年。2)粘土:该层呈棕红色,含铁锰质斑点、斑块极其结核,局部含量有增减。根据钻探资料和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