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县河边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璧山县河边小流域.doc

璧山县河边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璧山县河边小流域.doc

ID:53306371

大小:8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3

璧山县河边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璧山县河边小流域.doc_第1页
璧山县河边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璧山县河边小流域.doc_第2页
璧山县河边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璧山县河边小流域.doc_第3页
璧山县河边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璧山县河边小流域.doc_第4页
璧山县河边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璧山县河边小流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璧山县河边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璧山县河边小流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璧山县河边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田学基(璧山县水务局重庆璧山402760)[摘 要]通过介绍璧山县河边小流域1994~2000年间的治理经验,研究探讨了水土保持对减少水、土、肥流失及促进当地农村各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并进行了综合治理效益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经济上非常合理可行。[关键词]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河边小流域河边小流域,距离璧山县城约8km,包括璧山县河边镇的22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51.1km2,总人口25100人,其中农业人口23343人,农业劳动力15549人,农业人口密度457

2、人/km2。小流域属低山丘陵区,出露的主要地层有侏罗系的遂宁组、沙溪庙组,三迭系的须家河组;流域内成土母层多,土壤有机质少,腐殖化程度低,粘化和淋溶积现象普遍,酸度和碳酸盐反映不稳定,有黄壤、紫色壤、潮土、水稻土、红壤土五大类。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早冬暖、夏多伏旱、秋多绵雨、冬霜云多、雨量充沛、雾多日照少,多年平均气温17.8℃,无霜期315d,≥10℃积温为5952.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43mm,年内分配不均,5~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年均日照数1250.2h,太阳总辐射量34

3、600J/cm2。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有水土流失面积22.01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3.07%,年均侵蚀模数达4097.68t/km2.a。治理前的土地利用结构如表1所示。表1河边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表土地结构基本农田坡耕地经果林有林地荒山疏幼林其他合计面积(hm2)155715661909541934422085110占总面积(%)30.4730.653.7118.673.788.654.07100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果用地比例为16.38:7.35:1,坡耕地、荒山、疏幼林面积较大,经果林面积过小。流域内生产

4、条件差,交通、文化、通讯、经济发展明显滞后,既没有发挥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又没有协调好农、林、牧、渔各业的6发展,粮食单产和农村经济收入一直较低。1993年粮食总产量1340.2万kg,平均公顷产粮仅为4291kg,人均占有粮食533.9kg,农业总产值3305万元,人均纯收入789元。小流域1994年被长江水利委员会列入“长治”第三期工程,1999年被列入水土保持国债重点治理项目。1994~2000年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66km2,占应治理面积的89.32%,平均年治理2.81km2,年治理速度12

5、.76%。在治理过程中,以坡耕地改造为重点,以发展经济果木为突破口,狠抓植树造林,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工程措施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按照“平、固、厚、美”4字经验,修建高标准石砍坡改梯25hm2,土坎坡改梯189hm2,修建水平截流沟和纵向排水沟8.6km,沉沙凼254个,蓄水池22口,蓄水0.44万m3,田间耕作便道8km。生物措施防护方面,兼顾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效益,封禁管育442hm2,营造水土保持林638hm2(退耕还林445hm2,荒山造林193hm2),发展经济果木348hm2,种植桑树30万

6、株,优质水果57.94万株,地埂种植黄花菜8万株。耕作措施方面,改顺坡种植为横坡种植324hm2。另外,推广沼气池50户。小流域综合治理投资分为国家补助、地方匹配、投劳折资三部分。投劳按流域各类工程平均用工推算,工值折款按流域内当年平均雇工最低额(12元/d)计算,工程总投资=734.80万元。按1994年初一次投入计算。经过7年的综合治理,河边小流域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年顺利通过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的验收。下面就其综合治理的效益进行估算和分析评价。1综合治理效益估算效益估算以《水土保持综合

7、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为依据,并参考《水利经济规范》(SD139-85),效益计算期15a。1.1生态效益通过坡面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综合配置,流域内微地形得到改变,形成了林地、梯地、沟、凼、池等工程的节节拦蓄和较为完善的群体防护体系,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拦蓄和调蓄径流能力大大提高。据调查,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土后,土层增厚630~50cm,土壤养分提高1倍以上,孔隙度增加4.6%,田间持水量提高17.3%,土壤含水量增加13.4%。经计算流域内各项措施的蓄水能力为469

8、.02万m3,蓄水效益达到42.65%。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流域内土壤年均侵蚀模数由4097.68t/km2.a减少到989.55t/km2.a,年土壤侵蚀量也由原来的90190t减少到21780t,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68410t(见表2),保土效益达到75.85%。表2河边小流域水土流失调查表项目治理前治理后增减无明显流失面积(hm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