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298712
大小:7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3
《浅析大同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大同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浅析大同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白志华1,李晋京2(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1)摘要:在概述大同市县域经济状况基础上,介绍了大同市不同县域经济区独特的经济优势,探讨了建设县域经济区的创新(创新论文)对策。关键词:大同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大同市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位于山西省北部,属于山西省构建“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发展新格局中的晋北中心城镇群,也是我国“四带一区”(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经济带、京津唐一呼包银经济带;东北经济区)
2、中京津唐一呼包银经济带构成区之一「京津唐一呼包银”经济带与其他三带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中间地段呈现出较为突出的塌陷型凹地。这个凹地分别由冀北张家口市和晋北大同市所辖的县域所组成。近年来,张家口市在北京市的对口支援下,全市经济呈现出较快发展的势头,这就使得大同市凹地更加明显。因此,研究探析大同市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山西省“一核一圈三群”的经济发展,而且对填补“京津唐一呼包银”经济带塌陷型凹地将起到积极作用,其意义不仅涉及全市、全省,而且涉及全国。1大同市县域经济概况大同市县域分布以城区(含矿区)为中心,基本上分为三大块(见图1),即
3、西部的新荣区、南郊区和左云县(简称“新左南”);东南部的浑源县、灵丘县和广灵县(简称“浑灵广”);东北部的大同县、阳高县和天镇县(简称“大阳天D这3个地区不仅是地理(地理论文)位置上的区别,而且在经济发展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别。表1为大同市县域经济2008年的发展状况,由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部"新左南”为全市经济发达区,东南部“浑灵广”为次发达区,东北部“大阳天”为欠发达区。由表1还可看出,2008年,3个区人口分布基本相等,平均70万人左右,但经济发展差异十分巨大。西部3个县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21076元,超过全省平均值334元,超过全市平均值31
4、02元;东南3个县亿元,人均6765元,达到全省平均值的%,全市平均值的%;东北3个县亿元,人均5269元,只达到全省平均值的%,全市平均值的%。从三次产业结构也明显看出,西部地区与全省、全市结构相似,二、三产业占绝对优势;而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大于第二产业,其中阳高、天镇两县第一产业比重高达35%左右;东南地区存在着明显的过渡色彩。2008年,9个县区财政总收入为亿元,西部3个县区占到总量的%,东南、东北6个县合计仅占到总量的2不同县域经济区独特经济优势比较大同市东西县域经济发展虽然差异很大,但从区位和资源的组合上,各自又具有独特的区域性优
5、势,现分别介绍如下:(1)西部经济区资源和工业基础雄厚、交通发达。该区地处“大同煤田”核心地带,煤田面积1700km2之多,探明储量亿t,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动力煤产区之一,煤电产业是该区的重要支柱产业;蕴藏着丰富的水泥灰岩、石墨、白云石等矿藏,为开发新型材料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属于高纬度、低云量、接受太阳辐射量强的地区,光能、风能资源十分可观,太阳年总辐射量为5MJ/m2,风能资源平均风速为3m/s-4m/s,为新能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该区交通发达,有京包、同蒲、大秦铁路及已经规划立项的大同一西安、大同一张家口高速铁路,已经联
6、网的京大、大运、得大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呼大高速公路,以及109.208国道,204.205.210省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运输能力强,是国内重要的煤炭集运基地和出海基地。该区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集聚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煤炭产业的整合,涌现出一批大型、特大型工业企业,如南郊区已建成投产的现代化塔山煤矿,年生产能力1500万t;新荣区石墨电极有10万t的生产能力,约占全国产量的1/10;左云县东周窑千万吨矿井已开工建设。左云县和新荣区相继新上了一批风电项目和新型材料项目,并接纳了一大批城区(含矿区)转移出来的机械、机电制造项目:'唯煤独大”的工业结构正在
7、发生变化。在长期经营煤炭开采和运销活动中,集聚了较为雄厚的地方财力和民间资本,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2)东南经济区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和顶级旅游资源。该区为我省中高山区,恒山山脉横亘其间,与燕山、五台山、太行山共同构成我国京津唐经济区的生态屏障和绿色腹地,恒山山脉森林带起着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气候调节作用,被称为华北水塔和京津氧吧,是海河流域诸多支流的重要发源地,尤其是桑干河、濾沱河水系,年供京津城市用水数亿立方米。恒山为我国五岳之一,是我国集人文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名山之一。从尧帝封恒山为“北岳”起,至今已有4000余年的
8、历史。恒山自古为道教圣地,西汉初就建有祠庙,恒山主庙始建于北魏,后经历代修建,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概括为“三寺、四祠、七亭阁,七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