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进入中速发展阶段.doc

工业进入中速发展阶段.doc

ID:53296852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3

工业进入中速发展阶段.doc_第1页
工业进入中速发展阶段.doc_第2页
工业进入中速发展阶段.doc_第3页
工业进入中速发展阶段.doc_第4页
工业进入中速发展阶段.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业进入中速发展阶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工业进入中速发展阶段工业增长向中速阶段转换,意味着未来工业发展的重点必须更多地关注质量和效益。预计下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9.6%左右。回顾2013年上半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目前,工业经济主要表现出工业生产增速趋缓、轻重工业双双回落、工业出口低位运行、工业企业效益趋稳、工业用电低速增长等特点。工业运行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既有工业潜在增长率逐渐下行的挑战,也有高耗能产业重新抬头、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同时又存在着屮小企业闲难重重、工业生产持续通缩等压力。预计2013年下半年中国工业增长将呈缓中趋稳、稳中微升

2、走势,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约为9.6%o进入潜在增长下降通道从中长期趋势来看,中国工业正处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通道中,工业增长存在内在下行压力,一些要素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根据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工业的潜在增长率进行分析,如果我们不能在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制度改革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估计2013〜2015年工业潜在增长率将处于7%〜8%的增长区间,2016—2020年将进一步下降至6%〜7%的增长区间。工业增长向中速阶段转换,意味着未来工业发展的重点必须更多的关注质量和效益。与此同时,高耗能产业重新抬头,工业结构调整面临考验。高耗能行业的重

3、新抬头反映出地方对经济下滑的担忧,特别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的地区,工业经济的增长高度依赖高耗能产业,为了“保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高耗能产业的监管,使得工业结构调整面临考验。民间制造业投资积极性不高,工业经济内生增长乏力。在城镇化和政府主导的影响下,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增速明显回升,而与工业化高度相关和非政府主导的制造业投资持续下滑,尤其是民间制造业投资积极性和意愿不高,内生增长动能趋于减弱。数据显示,今年1〜5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24.1%,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房地产投资也在加速,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0.6%,比第一季度

4、提高0.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4.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企业自身的投资信心明显不足。1〜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8%,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6.7个百分点。民间工业投资也出现明显冋落,去年始终保持在30%左右的高位,今年1〜5月已回落至21.2%O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低迷的状况反映当前经济内生增长乏力。此外,官方卩MT与汇丰PMT走势背离,中小企业仍处于困境。2013年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官方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创下了10个月以來的次高;同时,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汇丰PMI)终值为49.

5、2%,创下了8个月以来的新低。从样本成份上看,官方PMI主要包含了经济体系屮重要的国企和大型企业,而汇丰PMI主要来自于民企和中小企业。因此两者所反映的其实是中国经济的人趋势和中国经济活跃程度的差异。当前,中国经济的大趋势仍然是向上的,但代表着经济活跃度的中小企业仍面临一定困难。汇丰卩MT终值的下调表明受需求疲弱拖累,中小企业制造业活动将进一步放缓。PPI与PPIRM持续下行,工业生产领域延续通缩态势。今年以来,中国PPI与PPIRM持续下行。1〜5月,PPIRM同比下降2.3%,降幅较第一季度进一步扩大;卩卩T同比下降2.1%,较1

6、〜4月回落0.1个百分点,较第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同时,PPIRM的降幅自2012年10月以來持续大于PPI,根据历史经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PPIRM与PPI之间往往会呈现此种现象。从当月增长情况看,PPI与PPIRM的降幅呈逐月扩张,表明工业生产领域的通缩态势仍在延续。此外,工业用电量低位运行,铁路货运量累计增速己呈负增长。上述指标均反映出工业生产回升向好的基础并不牢固。综合来看,当前中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要更加复杂,存在更多变数。冃前,三大需求的走势呈现投资趋缓、消费趋稳、出口趋弱的态势。

7、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影响,我们判断2013年下半年中国工业增长将呈缓中趋稳,预计下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9.6%左右。重视政策微调为了稳定工业增长,当前要更加重视政策的预调微调,一方面应充分发挥经济增速下行的倒逼机制作用,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和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来保持工业平稳增长,另一方面应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和出台一些利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快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机制的形成。首先,适时适度调整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应在“稳健”的基调下,继续提高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应借助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理顺利率传导机制,

8、提高价格型调控工具的有效性。在风险释放加剧的环境下,货币政策需要保持足够的宽松,以减轻调整可能带来的过大震荡。如果经济复苏带动通胀快速反弹,则需要货币政策保持足够的紧缩力度,及时收回市场上的过剩流动性。在财政政策方面,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