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老年鼻窦炎内窥镜鼻窦手术临床特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老年鼻窦炎内窥镜鼻窦手术临床特点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耳鼻喉科,【摘要】目的: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和预后,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指导提高鼻窦内窥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手术除去不可逆病变组织,重建恢复鼻腔鼻窦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于2010年至2014年采用鼻内窥镜检查389例患者,需手术治疗186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中老年组161例。男102例,女59例。疗效评定按照海口标准执行(以鼻内窥镜检查为准);黏膜评判标准参考Lund-Mackay评分系统。其结果经SPSS15.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
2、结果:所有161例患者,达到治愈的患者有127例(79.18%),达到好转的患者有28例(17.14%),总有效率96.32%。结论:内窥镜鼻息肉摘除,前组、后组筛窦切除术,额窦开放术、蝶窦开放术在中老年组临床特点是,疾病木身的临床分型分期、鼻部前驱手术史、鼻腔长期减充血剂使用史以及术后门诊随访和药物治疗与鼻窦内窥镜手术的预后疗效密切相关。但是,某些全身性疾病史、鼻中隔成形术等因素对于手术的疗效无明显关联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病优点:光线亮度好、视野清楚、病变容易切除彻底、手术损伤小、痛苦少、临床观察疗效满思
3、、o【关键词】:中老年;鼻窦炎;内窥镜;鼻息肉摘除术【临床资料与方法】1>病例报告:1:1刘X,男70岁,双鼻通气不良右头痛,复视渐加重2年,头痛恶心呕吐5天入院,既往有3次双侧鼻息肉摘除史,CT冠位增强:显示蝶窦处较大面积骨质吸收,双筛窦骨质增生,查体:急性病容,右眼球前凸0.1厘米,外展受限,双中鼻道充满息肉样物。鼻咽顶下移。诊断双鼻息肉鼻窦炎,右蝶窦囊肿,鼻中隔C型弯曲,右视神经炎。住院后在抗牛素治疗的基础上全麻下行常规鼻息肉摘除术及蝶窦口扩大术。鼻内窥镜下经右鼻腔近中隔中鼻甲根部切开0.5X0.5厘米囊壁用一次性
4、静脉输液管粗细引流管。置管后见胶冻样物呈波动性涌出。引流物达20毫升时终止操作引流。7号丝线小圆针缝扎固定于右侧中鼻甲后端,管周及鼻腔用浸有抗牛素的明胶海棉、碘仿凡士林油纱条填塞48小时取除。术后每天3用0.9%氯化钠液500毫升日三次清洗鼻腔。查鼻腔见引流管及周可见脓血样物溢出。全身抗炎治疗。术后口天复查CT冠状位:蝶窦腔透光度良。头痛症状消失。术后21天出院,3个月拨管。现术后3年零4个月,蝶窦引流正常。1:2王XX,女性,68岁,双鼻塞渐加重5年,常规鼻息肉摘除术1次,现鼻塞,黄涕头痛2年。查体:双鼻腔粘膜水肿呈苍
5、白色。总鼻道中鼻道息肉样物占据。CT:双侧全组鼻窦透光不良,骨质增生型筛房。诊断:鼻息肉,全组鼻窦炎。于全麻鼻内窥镜下行双侧鼻息肉摘除术,双侧筛窦开放术,双侧上颌窦口扩大开窗术及右侧上颌窦息肉摘除术。术中见鼻中隔高位偏向右侧,粘膜肥厚。出血200-300毫升。术腔护理同前。现术后2年鼻腔粘膜无水肿,术腔上皮化良鼻通气正常。1:3IdtlXX,男性,72岁,鼻塞渐加重7年,常规鼻息肉摘除术3次,近2年鼻塞右鼻闭黄涕头痛,半年前曾用感冒通片2粒、维主素C1粒日三次口服20天鼻通气,症状较前减轻,因胃不适停药10天,症状同前再
6、口服上述药症状不减轻。查体:外鼻呈蛙状,双鼻腔粘膜充血,黄涕多量,鼻腔各鼻甲息肉样改变。CT:各鼻窦透光不良,骨质增牛型筛房,于全麻鼻内窥镜下行双侧鼻息肉摘除术,双中甲部分切除术,双侧筛窦开放术,右侧上颌窦口扩大开窗术。术中见双侧中甲息肉样变鼻中隔高位S型偏曲,粘膜肥厚水肿似中隔鼻甲未处理。出血250毫升。双侧筛窦蝶窦内均有脓囊肿,术腔护理同前。术后抗炎治疗。三周后复查创腔上皮化良好。2:结果所有161例患者,达到治愈的患者有127例(79.18%),达到好转的患者有28例(17.14%),总有效率96.32%o手术并发
7、症共发牛42例。其中鼻腔粘连38例,眶纸板损伤2例,鼻中隔穿孔2例。I、II、III型的疗效呈递减趋势,其中以I型3期」1型2、3期和III型的疗效较差,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ersonx2=16.858/P=0.002/P<0.05)o黏膜达到一级愈合的百分率在各型各期间呈递减趋势。而在四级水平的百分率则以II型3期与III型最高,经过X2检验,与其他几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ersonx2=11.371,P=0.001,P&t;0.05)。本组合并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的黏膜上皮化时间差异无明显显著性(t二1.7
8、07,P二0.0510,P>0.05)。合并慢性鼻窦炎手术史、合并变应性鼻炎和(或)哮喘患者黏膜上皮化时间也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tl=-3.123,Pl=0.019?P<0.05;t2=-3.531,P2=0.003,P<0.05).木组合并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