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289831
大小:1.72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4-18
《单元教材分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元教材分析主讲人:张倩开封市开封县街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一、单元教材分析公共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公共生活观念、良好的公共行为方式,以及关爱、同情的社会性情感是学生作为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公共道德。通过了解,三年级学生只有初步的的公共生活经验,学生的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还相对薄弱,在关爱内涵、关爱方式上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教育。因此学生公共生活素养是有待提升的,本单元的教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教材中“我们的公共生活”是依据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
2、们的社区生活”的要求进行编写的,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公共观念和规则意识,引导学生认识规则的意义,以及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并能把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相互关爱的社会情感,知道以尊重他人人格、满足他人所需的关爱方式,才是对他人真正的关爱。围绕“公共生活”这一主题,紧扣教学目标,教材设计了《大家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爱心的传递者》三课内容,从公共生活中具体的“物”,过渡到抽象的规范,最后落脚在充满关爱精神的公共生活上,以递进的方式丰富学生对公共生活的认知。
3、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学生熟悉的、公共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的价值,帮助学生真正做到爱护公共设施;其次,在认识公共设施的基础上,将学生引入抽象的公共规则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并帮助学生形成无论在何种生活处境下,都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态度;最后,将本单元内容落脚在关爱、同情的社会性情感上,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讲文明、守秩序、懂关爱的公共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单元逻辑结构图我们的公共生活单元主题公共生活单元逻辑具象:公共设施抽象:公共生活规则社会性情感:关爱课8大家的
4、“朋友”9生活离不开规则10爱心的传递者具象:公共设施抽象:公共生活规则具象:公共设施社会性情感:关爱抽象:公共生活规则具象:公共设施本单元教育目标单元内容的逻辑关系认识并爱护公共设施有公共意识,讲规则具有关爱他人的社会性情感社会性情感:关爱抽象:公共生活规则具象:公共设施课时内容框架图8大家的“朋友”9生活离不开规则10爱心传递者认识“朋友”善待“朋友”处处有规则如何守规则我们都有爱心善于帮助别人第8课《大家的“朋友”》一课由两个版块组成。第一个版块的话题是“认识我们的朋友”。教材以具有童趣的拟
5、人化手法,采用自述的表现方式让学生懂得公共设施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并通过知识窗的介绍让学生对公共设施有了系统的认识。第二个版块是“善待我们的朋友”,目的是引导学生懂得人人都应爱护公共设施,并知道怎样爱护公共设施。教材仍然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公共设施被损坏的现状,引导学生进行公共设施的调查,并将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与相关的法律联系起来,并指导学生如果发现公共设施已损坏,可与哪些部门进行电话联系。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由两个版块组成。第一个话题是“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教
6、材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游戏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规则的意义,让学生从中体验规则的意义,再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规则,认识到如果没有规则,生活将会出现混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第二个版块是“守规则要自觉”,教材呈现了几个有典型意义的情境:好朋友不守规则时该怎样做;许多人都不守规则时该怎样做;无人监督的时候,自己该怎样做。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做出选择,最终能认识到,遵守规则靠自觉。第10课《爱心的传递者》一课由两个版块组成。第一个版块是“我们都有爱心”,教材通过图片让学生回忆自己关爱他人和被人关爱的经历
7、;用阅读角中的故事讲述生活中隐藏的关爱,最后向学生讲述了雷锋的故事。用正面案例引导学生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第二个版块是“善于帮助别人”,教材用了校园生活中关爱他人却遭拒绝的事例,和在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却没有考虑他人真实需求的事例,让学生意识到关爱他人也是一门学问,需要一些方法和智慧。教材中的“小贴士”介绍了一些关爱他人的注意事项。“阅读角”是班主任智慧帮助学生的故事。二、单元教学策略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实施中一定要紧扣生活,以真实、具体的生活实例为“原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8、,增强学生道德认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其次,可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避免道理的说教和知识的灌输,利用图片、视频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身在其中,体验过程,明白事理,形成公共生活的意识和观念。游戏活动也是道法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策略。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游戏、活动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对于公共生活中的规则意识、关爱他人等道德认知,可结合于学生对游戏活动的感受,以及各项活动的体验,让学生沉浸 其中,感悟其中原由,深化对公共生活的理解。教学中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