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四言韵文研究

北朝四言韵文研究

ID:5326714

大小:699.4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8

北朝四言韵文研究_第1页
北朝四言韵文研究_第2页
北朝四言韵文研究_第3页
北朝四言韵文研究_第4页
北朝四言韵文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朝四言韵文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NOV.。2013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11月No.6General220GansuTheoryResearch第6期总第220期北朝四研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安710062)[摘要]北朝文学中,四言韵文受儒学的影响而得到了很大的创作空间,遍及赋、颂、赞、碑、铭等文体。在北朝政局更迭频繁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四言韵文也没有停滞不前。此时期,四言韵文的数量和质量均为可观,又为四言体在历史发展轨迹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键词]北朝;四言体;四言韵文;儒学[中图分类号]1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o3—4307(2013)06—0157一O8韵.口香牛北朝

2、文学以十六国文学为发端,至隋初文学为止,历经273四字之句,盘桓乎数韵之辞,约举以尽情,昭灼以送文,此其体年。这不到三百年的历史,政权的频繁更迭使得北朝文学政治也”[2]8;箴铭体多为四言韵语,“箴全御过,故文资确切。铭兼褒性浓郁,“北方政教严切,全无隐退者。”口北方的正统儒家思想赞,故体贵弘润”[2_;连珠“文小易周,思闲可赡。足使义明而词始终成为统治者有限文采取的治国理论战略,而在文学体裁方面净,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可称珠耳,,[。]1。在北朝近三百年的四言体就以它“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_2J6。、“雅音之韵,四言为历史中,四言赋、赞、碑、铭、连珠等一系列韵文潜

3、移默化中体现正,其余虽被曲折之体,而非音之正也”L3J8的绝对庄重气势成为着自身的价值与特点的同时,更能体现北朝士大夫比较重实际,统治者彰显王者气象的首选。“上以风化下,下以讽刺上,主文关心世事的情怀。在北朝各个时期中四言韵文文体有着不同的而谲谏”[4]2,四言体政治教化功能在北朝文学史上开始了它又一嬗变历程,本文从时代着手,具体来研究分析四言韵文在北朝文次轰轰烈烈的复兴,“文之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于下,学史上的历史意义。下所以在达情志于上。大则经纬天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一、十六国四言韵文及形态颂,匡主和民o~[5]1729公元304年,“刘渊据左国城,称汉

4、王”_8]6,自此十六国时代开北朝时期文学正体发展脉络以军国文翰为主,四言韵文之始,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立了各自的地方军阀割据集团,与东晋并类的纯文学作品确实很少,“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期立。从公元311年,刘聪命刘曜推翻西晋在北方的统治建立“汉”间,多尚实际”[6,“竞奏符檄则粲然可观,体物缘情则寂寥于政权,至魏文成帝灭北凉这一百多年的十六国时代中,政权交替世”_7””。但是纯文学在这种夹缝中崭露头角,并表现其特质:频繁,战争不断,和平安宁的生活已是奢望,更不用提文化生活的“赋自《诗》出,分歧异派。写物图貌,蔚似雕画。抑滞必扬,言旷繁荣发展。影响到文学,“儒学的延

5、续、佛学的兴起和玄学的沉无隘,风归丽则,辞剪荑稗”_2]8;“四始之至,颂居其极”_2J8,“原夫寂”[9]4。,自然便是多种文学思想并存且相互融合。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十六国四言韵文包托赋、铭、赞、颂等现存共27篇,有名作异乎规戒之域。揄扬以发藻,汪洋以树义,唯纤巧致,与情而者有15人。如下表所示:变”[2]”;“赞者,明也,助也”[2j,“古来篇体,促而不广,必结言于苻坚(338-385),十六国前秦君主。略阳临渭人,氐族]23。苻坚前秦招魂纯四言《晋书·苻坚传下》姜岌后秦浑天论答难四言为主,夹杂三、六、七言《全晋文》卷一百五十

6、三张骏前凉山海经图赞四吉(阙文)《初学记》卷二十九宋纤前凉上疏辞张祚四言《晋书·隐逸·宋纤传》杨宣前凉宋纤画像颂四言《晋书·隐逸·宋纤传》[收稿日期]2013—08—26[作者简介]牛兰香(1985一),女,青海西宁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马岌前凉宋纤石壁铭四言《晋书·隐逸·宋纤传》述志赋四言为主,夹杂六、七言《晋书·梁武昭王传》李罱西凉贤明鲁颜回颂四言《初学记》卷十七麒麟颂四言《初学记》卷二十九赫连勃勃夏大夏龙雀刀铭四言《水经·河水注》三胡义周夏统万城铭四言为主,夹杂六、七√言《晋书·赫连勃勃传》观猎赋四言《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八卢谌后赵

7、燕赋四言为主,夹有六言《艺文类聚》九十二感运赋四言为主,夹有六言《艺文类聚》i释迦文佛像赞四言《广弘明集》十六阿弥陀佛赞四言《广弘明集》十六法护像赞四言《高僧传》一支遁于法兰像赞四言《高僧传》四与道邃像赞四言《高僧传》四座右铭四言《高僧传》四襄阳丈六金像颂四言《广弘明集》十六释慧远前秦昙无竭菩萨赞四言《初学记》二十三万佛影铭四言《广弘明集》十六释僧肇后秦鸠摩罗什法师诔四言《广弘明集》十六赴火蛾赋四言为主,夹杂六七言《艺文类聚》九十九昙谛灯赞四言《艺文类聚》八十僧怯吒题颂同张奴四言《高僧传》十他本人性格温厚,胸怀宽广,博学多才,注重儒家礼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