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之区别.doc

[研究方法]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之区别.doc

ID:53266380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研究方法]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之区别.doc_第1页
[研究方法]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之区别.doc_第2页
[研究方法]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之区别.doc_第3页
[研究方法]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之区别.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研究方法]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之区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方法]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之区别  编辑:学君随着世界进入后工业时代,教师的职业专门化已成为当今国际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成为专门化教师的最好途径就是参与研究,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系统、规范、严谨的探究。由此,“教师作为研究者”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但如何进行研究?这成为广大教师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质的研究”作为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进入了教师的视野。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了解“质的研究”的有关情况,我们特此采访了《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两本书的作者--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  问:陈

2、教授您好,您的《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惟一一部系统介绍“质的研究方法”的专着,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质的研究”的特点,好吗?  答: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其目的是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的解释。“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并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因此,“质的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应该指出的是,研究者必须事先

3、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简单说来,“质的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  问:“质的研究”是跟“量的研究”相对应的,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答:“量的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有关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正是通过这种测量、计算和分析,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而“质的研究”则是通过研

4、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有一个比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各有优势和弱点,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  问:“质的研究”跟我们通常讲的“定性研究”有什么不同?  答: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尚没有对“定性研究”的明确定义,通常把所有非定量的研究都归入到“定性研究”的范畴,如哲学思辨、个人见解、政策宣传和解释,甚至包括在定量研究中对问题的界定,以及之后对有关数据的理论分析,因此,“定性研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定性研究”与“质的研究”有类似之处,例如,都强调对意义的理

5、解和解释,但又有很大不同。简单说来,“质的研究”更加强调研究的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而“定性研究”比较倾向研究的结论性、抽象性、概括性。附文: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一般学者喜欢把“qualitativeresearch”直接翻译成“定性研究”。他们认为定性研究直接和定量研究向对应。只要是有数据支撑,数据验证,数据分析等相关研究就属于定量研究,剩下的则可统称为定性研究。这种分组方式显然是值得商榷的。定量就是实证的,科学的研究,而定性则是观点性的,思辨型的,个人见解类的文章。定性和定量的简单分界造成了业界对定量研究的过分拔高,而且作为一般研究者也认为如果资

6、历达不到一定水准,想有点好的publication,最好还是作定量研究,因为编辑部不会考虑一个小学生级别的研究者的定性文章。但是,实际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一样也是具有“实证主义”的立场(陈向明,2000)。定性和定量研究都属于科学实证研究,他们终极目的是为了寻求事物中普遍存在的本质。定量研究在追求事物真实本质的过程中有其可圈点之处,但是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定性研究更能让我们在自然的环境中与被研究者进行互动,用我们的已知来构建未知。如果以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深入事物发展的过程来认识事物本质,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简单举个例子,我在写这

7、一段话的时候,我实际上就是在建构一个我自己认为事物的真相,写作的过程的意义要远比成文的结果更有意义。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事物的本质或者真相(我认为的)可以浮现在我眼前,形成在我的脑海之中。当然,定性的研究也常常被诟病,在于其的主观解析的结论。这种主观解析,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的个人能力和研究水平,而研究水平和个人能力的高低可能造成与事物真相的距离或远或近。就像一块顽石放在两个工匠手里,一个出产美玉,另一个可能成为一堆乱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