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

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

ID:53258364

大小:187.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4-02

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_第1页
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_第2页
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_第3页
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_第4页
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08修订专科护理常规2011.08修订1、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神经外科疾病手术护理常规3、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4、癫痫护理常规5、颅内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6、桥小脑角占位手术护理常规7、重型颅脑损伤护理常规8、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护理常规9、脊髓压迫症护理常规10、三叉神经痛减压治疗护理常规11、脑血管造影护理常规12、脑室引流护理常规13、颅底骨折护理常规14、脑膜瘤及神经胶质瘤护理常规15、颅内动脉瘤护理常规16、听神经瘤护理常规17、脑出血护理常规18、亚低温治疗护理常规19、精神障碍护理常规20、气管切开护理常规21、肠内营养护理常规22、尿崩症护理常规

2、23、糖尿病护理常规24、高血压护理常规25、瘫痪护理常规26、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27、神经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常规28、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常规2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常规30、持续心电监测护理常规31、临时起搏器使用护理常规32、电除颤护理常规33、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测护理常规34、电动雾化泵使用护理常规35、空气压力波治疗仪护理常规36、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37、脑梗塞护理常规38、心律失常护理常规39、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40、肋骨骨折护理常规41、锁骨骨折护理常规42、石膏固定护理常规43、牵引护理常规44、药疹护理常规45、胸腔闭锁引流护理常规2011.08修订

3、气管切开护理常规1、适宜环境:病人尽量置抢救室,备齐抢救药品。室温18-22℃,湿度60-70%,每日开窗通风2次,30分/次,清水拖地2次,限制陪护人员,必要时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床头抬高30-45°,翻身时,应使头、躯干处于同一水平线,防止套管旋转角度太大,影响通气而致窒息,外套管系带松紧以通过一指为宜。3、术后遵医嘱进流质、半流质,必要时鼻饲。4、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分泌物量及性状,观察有无伤口及气管内出血、皮下气肿、感染、周围皮肤湿疹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5、专科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吸痰前可行翻身拍背辅助排痰。加强气道湿化,使

4、用氧气驱动湿化装置或遵医嘱滴入湿化液、雾化吸入等。(2)带气囊的气管套管,遵医嘱定时放气或更换金属导管。放气前后,应充分吸引气道内分泌物;有套管的气管导管,还应经套管吸引。(3)每班消毒内套管,煮沸消毒30min或消毒剂浸泡消毒,切口处每班换药1次,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果浸血或潮湿及时更换。气管套管口覆盖1-2层纱布。6、保持口腔清洁,小儿及烦躁者应约束双手,防止抓脱套管,使用机械通气患者,应调节管道长短,防止牵拉脱管。7、拔管前应堵管1-2d,如呼吸平稳,发音良好,排痰正常可拔管。拔管后继续观察1-2d,伤口以蝶行胶布拉紧皮肤,盖以无菌纱布。8、患者气管切开后不能发音,

5、可行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恢复期指导堵管发音。2011.08修订持续心电监护常规[目的]1、持续监测危重患者心电活动,早期发现心率及心律的变化。2、了解患者血压的动态变化。3、间接判断血容量、心肌收缩力、周围血管阻力情况。[操作步骤]1、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争取理解与配合。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保持平静。3、确定电极片安放部位,必要时清洁胸部皮肤,安放电极片,连接心电监护仪,避开起搏器、电除颤的位置。血压计袖带宽度适宜,平整缠绕在患者肘关节上1-2cm处,气囊的中心恰好置于肱动脉部位,松紧程度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保持袖带与患者心脏在同一水平线。平卧位时,袖带应

6、与腋中线第4肋间相平。4、根据医嘱设定测量间隔时间,打开报警开关,正确设置报警值。5、观察心电监护动态变化,包括心律、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定时或按需要记录,对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立即采取措施并汇报医生。6、注意检查电极片是否松动、移位或脱落,如有波形失真,随时更换。血氧饱和度探头应定时更换部位。2011.08修订临时起搏器使用常规1、经股静脉插入临时起搏导管,必须绝对卧床。协助患者取平卧或左侧卧位,避免右侧卧位。2、给予心电监测,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心率及心律等变化并记录,观察有无头疼、眩晕、胸痛、气短、打嗝、肌肉痛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3、保持穿刺点敷料干燥。

7、固定好临时起搏导管,避免打折、滑脱,并注意观察设置频率,如果发现仅有起搏信号而不起搏时,应检查电池是否耗尽、起搏阈值输出电流强度是否偏低。4、做好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所需。5、遵医嘱用药,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2011.08修订电除颤常规[目的]用电除颤释放的短暂高能量脉冲电流,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心脏,使全部心肌同时除极,中断一切折返通道,消除异位心律,恢复窦性心律。[操作步骤]1、评估年龄、体重、意识状态,是否出现室颤或无脉性心动过速。2、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争取理解与配合。3、连接除颤器电源,打开除颤器。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