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243344
大小:19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2
《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 一、上节复习回顾练习:二、本节考点:★考点一:1、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空间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季节(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 (2)北方缺水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半湿润地区,降水相对较少,径流量不丰富;②降水集中在夏秋,冬春缺水严重;③降水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④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工农业生产发达,需水量大;⑤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3)南水北调: 东线中线 西线 优点 有京杭大运河和沿线湖泊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少 可以自流;水质较好 线路短,水质好,可缓解西北缺
2、水缺点 水质较差;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运行费用高 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 地形复杂,工程浩大 (4)影响: 受水区: ①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 ②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③生态效益:改善与美化生态环境;控制地面沉降。 ④不利: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水污染面积扩大。 输出区: ①长江径流量减少,长江口枯水期海水倒灌,水质下降影响长江口水生生物的生长; ②入海泥沙减少,侵蚀加剧。 (5)调水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考点二:能源跨区域调配: (1)
3、我国能源消费特点:以煤炭为主,但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比重上升;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2)我国能源供求矛盾突出: 东部: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短缺,即供不应求; 中西部:能源丰富,但受经济水平限制,得不到充分利用,即供过于求。 (3)调整措施:(开源)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缓解能源供求矛盾;开辟海外能源供应渠道,增加能源供应;(节流)加强技改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宣传管
4、理,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 (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影响: 对东部输入地影响:有利于缓解能源紧缺,促进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进程;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状况,缓解农村生态压力。 5对西部输出地影响:有利于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进程;缓解农村能源紧张状态,保护生态环境。不利影响有:资源开发与工程建设时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 ★考点三:青藏铁路: (1)从西宁到拉萨,2006年7月通
5、车的是格拉段(格尔木至拉萨)。 (2)面临的三大难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环境脆弱。 (3)意义:促进青藏地区资源的开发(如旅游),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内地与青藏地区的联系;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 ★考点四:产业转移: (1)方向和产业类型:一般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 (2)影响因素:劳动力、地价房租、资源配置(如我国的资源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迁移)、发展空间(珠三角劳动密集型外迁)、环境质量等,还有国际经济形势、国家政策的调整等。 (3)影响: 对
6、迁入地的影响对迁出地的影响有利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 缓解资源与能源供求矛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减少环境污染 不利 带来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影响短期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就业机会 三、课堂试题演练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6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17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5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材料三:黄
7、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12分)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①②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③④原因⑤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6分)(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6分)四、限时训练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
8、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图7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2题。51.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