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235043
大小:6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2
《新农村经济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农村建设的成都方式:“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改革开放以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令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新农村建设的成都方式:“城乡一体化”调査报告了长足发展。到2004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的构成已经是15252.9:31.9,工业居绝对主导地位,城市化率达到41.76%o同时,城乡差距也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2936.4元和9421.6元,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超过农村居民的3倍,而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社会保障差距更大。在这种趙势下,如果继续侧枣抓工业化、城市化,即使如理想的那样,到2020
2、年实现城市化率55%,农村人口仍会有近7亿人。7亿农村人口也不是小数。所以,既基于解决城乡差距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也基于中国已经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把“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作为作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匝大任务提了出來。也就在这个丿J,成都就作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体化战略部署,提出“八•句话”的总要求。这“八•句话”是:“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屮心镇为匝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
3、支撑: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山于思路清晰、政策配套、措施得力、工作到位,虽然仅两年的实践,成都农村面貌和城乡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创造广三个集屮”的经验和“幸福梅林”等模式,使农民“发展有路子、就业有岗位、用收有來源、居住有环境、生活有保障”。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在对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做跟踪调查后,结论是城乡差距已经缩小到1:2的水平,为全国城乡差距的平均值的一半。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受益最直接、最大。如今,屮央提出“新农
4、村建设”。成都先行一步的实践,可谓为“新农村建设”的成都方式。所谓新农村建设的成都方式,就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为着力点,促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根木转变。2005年"月19日,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进行专题调研,高度评价成都的实践:抓得早、思路新、力度大、效果好,将为全省提供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成都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关键在“一体"上。这个“一体”,山两个层次组成。一是面上的层次,二是核心层次。面上的层次,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直接感受到,属于“硬指标”,集中体
5、现为“以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噺农村建设”的“硬指标”。”。关于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具体反映在“土地向规模经曹集中”。长期以來,人多地少、冬星经营,是制约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道坎。无数爭实表明,土地向规模经营集屮后才具备了搞现代农业的基木条件。如新津打造的“川西坝农业博览园”,发展观光农业,带动了很业产业化经营,常年吸纳1000多农民进园务各,使周边1000多户3000余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农用地的比较效益:关于生活方式的转变,具体反映在农民的物
6、质生活条件,既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社会生活保障和擀神生活风貌三个方面。。成都农村的交通、通讯、校舍,农民的社保、医保、就业,以及楕神文明建设,萇至农村发展与建设规划等,都纳入市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管理和服务的内容,彻底拆除城乡隔离的淋篱;关于居住方式的转变,具体反映为农民新村和农民新居建设。。各区(市)县根据不同的情况,创造了“新村模式",如新津的纯阳花园农民安置小区。创适了噺居模式”,如锦江的“红砂村”、“幸福梅林"。人们戏说中国的城乡差距,城市像欧洲,农村像菲洲。那么,促进农民三大方式的转变,或者说,抓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将
7、屮国农村也建设得像欧洲。这个面上层次的“•体”,如同发达国家那样,虽然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有不同的指标,但都具有现代性。因而这个面上的“一体”,“体”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现代性”上。二是核心层次。这个核心层次是支撐乡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有接体现为“六句话”屮的“以建立市场化配賢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i正”。如今,中国经济己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体制己经跨入进一步完善的阶段。虽然经济创新从农村起步,但自农村经济改革向城市经济改革转移之后,经过20多年的市场经济培疗和
8、10多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市场经济大潮己经把农村经济这一块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相半低。农村经济处于弱势,弱就弱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滞后。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出“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包含了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