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市化”:理论、现状与反思

“逆城市化”:理论、现状与反思

ID:5322305

大小:309.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逆城市化”:理论、现状与反思_第1页
“逆城市化”:理论、现状与反思_第2页
“逆城市化”:理论、现状与反思_第3页
“逆城市化”:理论、现状与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逆城市化”:理论、现状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武昌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8卷第4期总第29期“逆城市化":理论、现状与反思王军(天津军事交通学院,天津300161)摘要:本文依据城市化进程空间周期理论,探讨了“逆城市化”问题,分析了我国“逆城市化”的现状,提出了推进我国城市化良性发展的建议。关键词:城市化;“逆城市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城市交通城市化在经历快速发展之后进入城市化进程的高级堵、就业难、房价高、看病贵等“城市病”问题越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大城市人口停止增长甚至减少,来越突出,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人口向农村或者人口和其他资源开始流

2、向中小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远郊转移的现象,如“逃离北上广”、“非转农”、周围的郊区小城镇。这种现象在1970年代首先在美“城转农”等等。据此,国内很多学者认为我国城国出现,并被美国地理学家波恩在1976年命名为“逆市化水平已经进人了“逆城市化”阶段。同时,也城市化”。其含义是西方国家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有人认为中国当前出现的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与段后,城市中出现了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犯罪增理论上的“逆城市化”根本不是一回事。如何客观长、环境污染等“城市病”问题,一部分城市人口认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科学分析我国城市化开始向农村和郊区流动的现象和过程。也就是说,过程中出现的“逆

3、城市化”问题,对于我们找到一“逆城市化”是由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病”问条适合国情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不断推进中国的城题,导致城市生活中的压力日渐增大,引发的以人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的一个过程。一、“逆城市化”问题的提出现代城市化进程空间周期理论认为,大都市区“逆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当的生命周期都要经过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城市的发展到了一定极限,就得调整和优化城市的化、再城市化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逆城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由此,中心城市的各种功能,市化”是城市化发展比较高级的阶段,它有广义和比如政治中心、经

4、济中心、文化中心以及居住和休狭义之分。狭义上的“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较闲娱乐等功能纷纷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分高水平上人口向郊区或者农村的回流。广义上的“逆解。这些功能分解过程就是“逆城市化”。城市化”则是指城市化高度发展条件下人口从城市(一)“逆城市化”的概念向郊区或者农村居民点的流动,主要是城市中的上“逆城市化”的思想最早是英国人霍华德于等阶层的移动,它的基本特征包括原本“城市专享”1898年在其专著《明天的田园城市》中提出来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开始向农村延伸和城市市民专享在这本书中,霍华德竭尽全力想创建一个人类理想的福利制度开始覆盖农村等。而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的“田

5、园城市”。即在不影响英国社会既得利益集狭义的“逆城市化”,它都包含了这样一种性质,团利益的情况下,开创一个集农村和城市各自优点即城市化水平较高;同时也隐含了这样一种特征,长处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人群的生活质量。这可即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分离。以算是“逆城市化”的思想起源。由此可见,“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过真正意义的“逆城市化”是在人类社会进入2O程,不是城市人口重新回归为农村人口的过程,而世纪70年代以后才发生的。1970年代,发达国家的是城市化发展的更高阶段。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收稿日期:2013—07—11作者简介:王军(1974一),男,河南太康县人,天津军事交通学

6、院讲师。46第8卷王军:“逆城市化”:理论、现状与反思疏散,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2.现代城市工业布局变化是形成“逆城市化”而是把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扩散到更广阔的地的重要推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生理空间。态环境对工业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一些(二)“逆城市化”的特征工业高度密集、工业结构老化大城市中,一些企业相对于城市化而言,“逆城市化”则表现出以因为生产成本、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再适合继续在下几个方面的典型特征。城市生存,不得不迁出城区,在郊区或农村建立新工1.人口郊区化。“逆城市化”首先表现为人口厂,从而吸引劳动力由城市转向郊区或农

7、村,形成郊区化。人口郊区化是城市化的继续,也是“逆城城市人口外流的“逆城市化”。同时,一些国家工市化”的开始。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业结构调整变革,也会促进城市工业的重新布局,不断扩大,城市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活成本引起城市人口外流,形成“逆城市化”。上涨和竞争压力等因素,使得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3.交通、电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形成“逆区转移,或者人口白天黑夜往返于郊区和城市之间,城市化”的技术因素。高速公路、电子通讯等高技呈“钟摆式”人口移动,这些都是城市人口郊区化术交通和通讯手段,大大缩短了城乡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