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刚度突变结构采取顶层隔震方案的减震分析

竖向刚度突变结构采取顶层隔震方案的减震分析

ID:5311594

大小:205.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7

竖向刚度突变结构采取顶层隔震方案的减震分析_第1页
竖向刚度突变结构采取顶层隔震方案的减震分析_第2页
竖向刚度突变结构采取顶层隔震方案的减震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竖向刚度突变结构采取顶层隔震方案的减震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竖向刚度突变结构采取顶层隔震方案的减震分析沈思,陈道政,吴韬(1.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2.安徽新华学院土木与工业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88)摘要:为了研究隔震装置在竖向刚度突变结构的减震效应,该文以一个底部为4层框架,上部为18层剪力墙的结构为抗震结构,在该抗震结构的第21层楼板下面加设隔震支座,并对隔震支座按照TMD系统的设计方法确定其性能参数,作为顶层隔震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上述抗震结构和隔震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反应分析。结果表明,顶层隔震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

2、的地震反应,提高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关键词:隔震支座;顶层隔震;时程分析;竖向刚度突变;调谐质量阻尼器中图分类号:TU3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781(2010)04—0494—03近年来,高层结构迅猛发展,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设x、x分别为上、下子结构的位移矢量,xs和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因此,早期高层结构多采分别为隔震层底部和顶部位移所组成的矢量,根用的纯剪力墙结构,已不能满足人们在商业、娱乐、餐据哈密尔顿原理,可以得到顶层隔震结构的动力方饮及停车等方面对大空间

3、的需求。所以底部框架、上程[]为部剪力墙或框架剪力墙的这种竖向刚度有突变的结』4-4-KX4-一一城(1)构形式在工程中很受人们的青睐,对这种竖向刚度有其中突变的结构抗震、减震研究,近年来一直是热点口]。志l1k1本文根据三维有限元理论对22层的抗震结构和k。lk。。4-ksb一是b。K==顶层隔震结构,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2]中进行一点。bkbb4-kbb2常遇地震下的弹性及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k2bk22分析,为今后竖向刚度有突变的结构隔震方案的选m1s取,及隔震支廖的设置提供一定的依据。ss

4、M==1顶层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假设在结构上部某一层安装隔震支座,以隔震层作为隔震结构的分界面,划分为两个子结构,如图1C:=X:=所示。2数值模拟分析(1)工程概况。本文模型一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参数如下:结构总共22层,底部4层框架,柱尺寸为1000mm×1200mm,层高4.51"i1,楼板厚120mm,底部框架顶层楼盖处设置转换层,楼板厚图1顶层隔震结构计算简图200mm,横向大梁尺寸为600mmX2000mm上部收稿日期:2010—04—19;修改日期:2010—05—04作者简介:沈思(1983一

5、),男,河南淮滨人,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生;陈道政(1964一),男,安徽合肥人,博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494ur程与建设》2010年第24卷第4期剪力墙结构18层,层高3m,楼板厚120mm,混凝土文在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时,单向地震波激励从纵向.等级均为C40。底框架结构标准平面图和上部剪力输入。墙结构标准平面图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图4给出了两种结构前2O阶自振频率、抗震结构和隔震结构的基本周期,其分别为2.3998S、3.7290S,隔震结构的振动进一步远离了场地卓越周期,从而避开地震主要携能频带对结构主体的影

6、响,结构的地震响应也将随之减小。图5所示给出了频域0Hz≤≤15Hz范围内,即前50阶模态参数与系数的分布曲线,能直观的得出在振动中起主要贡献的振型序号位置。图2框架标结构标准平面图,‘、09080I】振型阶数图4两种结构的自搌频率对比4o003000:=:一__1——1一j一一十⋯一j—L_』--一~一Ld000自080O00自02o0O1000图3剪力墙结构标准平面图讥i九^.‘。。_震结?o本文选取TMD质量比约为1O%_5_,所以铅芯.1000喀V。4os。t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设置在第21层剪力墙顶部,其

7、形.2o0O方向模态t2,与剪力墙正交轴线中心重合。隔震支座的参数按图5模态参与系数分布曲线照TMD系统的经验设计方法计算选定引,基本性能(3)动力时程分析。根据抗震规范的要求[,本参数见表1所列。文选用两条常用天然地震波和一条人工地震波:Taft表1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性能参数表波、、EL-Centro波和上海人工波作为地震动的输入。鉴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对上海人工波下两种结构的数据进行对比,如图6和图7所示。0.15O.1g0.05登。-o_05建筑类别为乙类,设计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为.0.1Ⅱ类,抗震设防烈度

8、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O.15o.1g_gJ。楼面及上人屋面的活载标准值分别取2.0kN/m和2.5kN/m,组合系数按0.6考虑;梁间恒载取10.0kN/m。(2)模态分析。本文采用子空间迭代法对抗震结构和隔震结构分另吁进行Ansys程序中的模态分析,模态解提取前100阶,通过对振型及其参与系数(b)罕遇地震分析,确定第一阶振型为纵向(X向)运动。因此本图6上海人工波作用时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