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11315
大小:220.2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7
《14-生物作业的教改尝试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25卷第2期2009年中学生物学MiddleSchoolBiologyV01.25No.22009文件编号:1003—7586(2009)02-0030—02生物作业的教改尝试与思考郑向红(浙江省衢州市第一中学324000)课程标准强调,生物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乏个维度上体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作业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课程改革和实践的深入,教材变了,观念变了,作业也只有改变才能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2008年是浙江省全面改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版生物教材的第一年,由于现有生物辅导用书、生物作业与
2、新教材不相配套,生物作业已然成了新教材取得更好教学成果的“瓶颈”,因此生物作业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生物教学的当务之急。下面是本人改革作业方式的几次教学尝试。作业l:《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前言作业。内容与要求如下:(1)每个学生做一个生物成长记录袋,用以收集学生自己有代表
3、生的生物作业;(2)写一写你自己;(3)夸一夸你的同桌;(4)课后写上你最想说的几句话;(5)在教室后面的展示板展示你的作业,并看一看你的同桌的和其他同学的作业;(6)作业展示一周后请放人生物成长记录袋。作业2:有关细胞器知识作业。学习“细胞质”时,学生反映有关细胞器的知识难以掌握。因此课堂小结时我设计以下问题
4、进行小组抢答(答错不扣分,如果答错,由同一小组的学生纠正后该小组照样得分,由另--d,组学生纠正则另一小组得分,当堂公布每组得分结果):(1)动、植物共有的细胞器?(2)高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7(3)动物特有的细胞器?(4)双层膜的细胞器?(5)单层膜的细胞器?(6)无膜结构的细胞器?(7)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8)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9)有遗传物质DNA的细胞器?(10)有色素的细胞器?作业3:“酶的高效性”的实验教学作业。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求学会依据实验目的操纵和控制自变量,限制和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和测量因变量的科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控制变量的意识,具备与其他同学
5、一起设计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因此在酶的高效性的实验教学中介绍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后,请学生用稀释200倍的唾液、2%的蔗糖溶液、1%的淀粉溶液、本尼一30~迪试剂、蔗糖酶溶液、试管、试管架等材料和仪器设计出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1)首先找出比较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2)再找出比较蔗糖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3)设计出相关的实验步骤。作业4:一次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生物作业。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高档家装的追求越来越高,却没有想到装修不当竟会引来“健康杀手”——室内空气污染!这是很多现代人健康受损的罪魁祸首。有鉴于此
6、,国庆假期之前印发了有关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些小资料,请学生合作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些情况。作业形式可以是综述,也可以是调查报告,还可以是实验等,完成时间不限。以上几次作业改革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有效引起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外,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的速度和程度都有明显提高,在第一、二章的知识测试中,本人所教三个班的测试成绩平均比其他平行班级高出5分之多。从实践来看,生物作业教学的改革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总结分析几次作业改革尝试,生物作业教学改革要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必须要认真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1作业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情和趣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
7、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作业方法、手段也日趋单一,过于注重作业程式规范的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而本应引起教师高度关注同时也是作业的生长点——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则被无情地冷落了。事实上,学生在主体实践中消除困惑、解决或生成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以及展示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才是作业过程的本质所在。因此新课程的作业应注重激发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比如作业2中的作业,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去做,必定会使学生觉得生物课枯燥乏味,而万方数据将抢答引入生
8、物课堂,立马改变了课堂氛围,可谓效果奇佳。中学生争强好胜心理特别强,将“竞争机制”引入生物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兴趣有极强的催化效果。课堂抢答,激发了学生显示自我、争强好胜的意识,人人积极思索,举手抢答,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既使学生的求知激情发挥到淋漓尽致,也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营造了良好氛围。2作业形式应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新课程改革纲要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传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