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106157
大小:10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1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劝学》教案3 苏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劝学》教案3苏教版必修3备课时间[2013年8月31日上课时间第周周月日班级节次课题总课时数第节教学目标1.积累“劝、就、参、知、绝、致、假、锲、跬、可以、而、焉、者”等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知(智)”等通假字;掌握几个重要的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明如何恰切地运用喻证法和对比法来阐述事理。3.了解荀子的学说,充分认识终生学习对修身立德、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1.文言词语的积累,课文的默写、背诵。2.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要点和作用的理解。3.比喻中隐
2、含的事理的理解以及连用多个不同的比喻内容又各有侧重的写法的领悟。教学参考《必修一语文课本》《语文教学参考书》《鼎尖教案》授课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专用教室教学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设计第三课时一、诵读课文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读(听)准字音。二、点出文中文言句式1.判断句(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2.省略句(1)輮(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
3、江河(省介词“于”)3.倒装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宾后置)(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四、重点语句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注意断句、字音。2.分析文中特殊句式,并识记。3、学生读原句,试着翻译,翻译重点词,重点句。教学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设计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4、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四、问题探究【问题探讨一】《劝学》是古代的论说文,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主张,用了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些论证方法的好处。【答案要点】《劝学》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设喻,手法丰富多样。如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接连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等为喻;为说明“善假于物也”的道理,连用“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五个比喻,使读
5、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推出“积善成德”的道理;用“锲而舍之”、“锲而不舍”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证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学习还要做到用心专一。通篇设喻,把比较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灵活有变;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也有感染力。【问题探讨二】:《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文章,它所阐述的学习观有哪些仍有价值?有哪些需要发展提高?从《劝学》中选取一段话,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同学讨论这个问题。【答案要点】“学不可以已”、“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善假于物”、“积善成德”、“锲而不舍”
6、、“用心一也”等在今天仍然有价值。“锲而不舍”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虽然道理是正确的,但是在当今之世,需要注意提高学习的效率。荀子的时代,物质文明比较落后,荀子可以“假借”的“外物”还只是“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而当今之世,善于学习的人首先要有创造的意识五、课堂小结4、学生分组讨论问题。课外作业1、背诵《劝学》全文。2、预习《师说》教学小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