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082195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1
《“走进大自然”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进大自然”教学反思德阳外国语小学李晓红近期,我执教了《同步阅读》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本组教材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课内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与课本配套的《同步阅读》中,与本单元大自然专题相关的文章有《走进大自然》、《草叶上的歌》、《雾在哪里》、《古诗两首》、《一碗水》、《小城三月》、《梅雨潭》、《沧海日出》。这些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根据学生的喜好,我们选读了《走进大自然》、《雾在哪里》、《梅雨潭》、《沧海日出》。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孱孱流水中感受到春天的
2、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一、设计与生成通过大量阅读同行中先行者的关于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模式,遵循“五步教学法”我把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过程:1、以《走进大自然》这首诗导入新课。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着它就有种想投入大自然的冲动。以此导入新课,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能很快进入文中描绘的情景中,激发起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主题回顾。通过画知识树的方法,复习课内学习的四篇文章,与《同步阅读》的课文结合起来。3、阅读概览。在学生阅读前发给学生“群文略读表”指导学生阅
3、读,阅读后用此表掌握学生阅读情况。通过此表了解到多数学生能够概括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4、片段分享和精彩赏析。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读读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段,说说自己的体会,这样展示了学生自己的个性阅读体验,给了每个孩子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充分调动了孩子的阅读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阅读的兴趣。在孩子们分享的过程中只对孩子读的字音、语气、语速等阅读技巧做简单的指导。对文章中学生感兴趣的句子,可以培养孩子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诗句“追着小鸟,走进密林,追着小溪,走进深山,追着蝴蝶,走进花丛。”“把自己变成大树吧,去感受大地的深沉。把自己变成白云吧,去
4、体验蓝天的辽远。”进行了重点赏析,仿照诗句,孩子们合作写出了“追着鱼儿,走进大海。追着星星,走进夜空”“把自己变成熊猫吧,去感受竹叶的鲜嫩。把自己变成玫瑰吧,去体验露珠的甜美…..”的诗句。提高了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5、主题拓展、词语积累。通过阅读,希望孩子们在扩大了阅读量的同时,也能在词语积累方面有所收获,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我把这些文章中好的词语选了出来,希望孩子们把这些词语积累在自己的词语宝库中,也希望孩子们把自己积累下来的词语用于写作中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二、收获在上这堂课的过程中,我与多数刚接触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老师一样,有过很多的迷茫:怎
5、样上这类课?怎样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这么多的教学任务?……通过学习两本《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引领设计》和学校领导指导、同行们的相互学习,我对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走进大自然”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1、要求学生阅读《同步阅读》中的文章,老师自己也要把自己当成初读者,把这些文章精读,知道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懂文章中生僻词语的意思,对精彩语段有所了解,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雄伟,激发起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2、在上课之前,要认真阅读学生课外阅读时填写的《群文阅读表》,对学生的群文阅读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3、上课时,要把阅读
6、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会带给你惊喜。课前,我一直担心学生在片段分享和精彩赏析这个过程中不能抓住精彩的片段,认为他们找到的句子会是些无关痛痒的内容,担心他们不能分析这些精彩的句段。在第一次试讲时我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结果不但没体现出学生的阅读收获,40分钟也没完成教学任务。课后学校校长告诉我:单元整合要遵循的原则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学有所得”它是粗线条的,不必抠得太细,鼓励学生自己扫清文字障碍,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和分享阅读收获的一个平台,教师只在某几个点上将学生引向深入,体现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引发学生的争论。听了校长一席话,我改变教学设
7、计,把分享的主动权还给了孩子。结果课中孩子们的发言让我无比惊喜,他们积极地举手发言,谈他们心中喜欢的句段,甚至还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启示。4、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能够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能够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去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三、反思与困惑这类课是孩子们对课外阅读的汇报,文章很精彩,孩子们想汇报的内容很多。很多时候,一节课结束了,但是还有很多小手高高举起,还有很多孩子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是否可以灵活处理,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多用一节课来满足孩子们的表达愿望呢?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