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玉米间作行比与密度研究-论文.pdf

小豆玉米间作行比与密度研究-论文.pdf

ID:53077520

大小:157.2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6

小豆玉米间作行比与密度研究-论文.pdf_第1页
小豆玉米间作行比与密度研究-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豆玉米间作行比与密度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第1期耕作与栽培·27·小豆玉米问作行比与密度研究刘振兴,周桂梅,陈健(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唐山063601)摘要:以唐山红小豆为主要作物,探讨小豆与玉米间作的玉米4行小豆)、&3:5(3行玉米5行小豆)、C4:6(4行玉最佳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种植模式下,小豆的荚米6行小豆);小豆密度3个水平:a.12万株/hm2、b.13.5万长、荚粒数、单株分枝、百粒重变化不大,株高、单株结荚数和株/hm2、c.15万株/hm2。试验共11个处理:ck1(小豆单产量变化较大。小豆单作时,植株最矮,在一定范围内,株高作)、Aa、Ab、Ac、Ba、B

2、b、Bc、Ca、Cb、Cc及ck2(玉米单作)。随密度的增加面增大;在不同的间作模式下,小豆结荚数随顺序排列,行长10.5m,行距50cm,大区面积300ms,随机排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带型配制指数SCI-4:6且小豆密度为列,不设重复,多点取样调查,考核各性状指标。12万株/hInz时,产量最高,在SCI=3:5且小豆密度为12表1试验处理万株/hm2时,产量最低;小豆单作时,效益最低,当SCI一2:试验编号处理带型配制及小豆密度4且小豆密度为13.5万株/hm时,两种作物总的经济效益最高,小豆玉米问作最佳的种植模式即2行玉米4行小豆,小豆的种植密度为13.5万株/

3、hm。关键词:小豆;玉米;问作;高产高效小豆是我国主要体统食用豆类作物,由于其抗旱、耐荫、生长期短等特性,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间作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耕作制度,间作运用得当,能充分利用不同作物间某些互利关系,减少竞争,组成合理的复合群体结构,这个复合群体既有较大叶面积,延长光能利用时间,1.4调查主要性状指标又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多种抗逆性,能更好地适应不良的环小豆的株高、分枝数、单株荚数、荚长、单荚粒数、百粒境条件,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从而保证作物稳产增收[1]。重、产量及经济效益等[引。合理的间作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有效增加地1.5数据分析

4、面覆盖度,防止水土流失,尤其在中低产地区,豆科作物对提分析在不同的带型配制指数、不同的种植密度下小豆的高土壤肥力和稳定作物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2]。我国豆科生长表现及两种作物的经济效益,来确定唐山地区适宜间作作物与玉米间作是一种优良种植制度,小豆与玉米间作是模式。“唐山红小豆”主产区的一个重要的种植模式,但生产上带行配制多样,效益不明显。为此,以唐山红小豆为第一作物,探2结果与分析讨不同的间作模式对小豆、玉米两种作物产量及效益的影2.1不同间作模式下。小豆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响,以寻求小豆玉米间作的最佳模式,指导农业生产。不同处理小豆荚长、荚粒数、单株分枝、百粒重变化

5、不l材料与方法大,而株高、单株结荚数和产量3个指标变化较大(见表2)。表2不同间作模式下小豆主要性状及产量1.1试验时间与地点试验于2011年6~7月在唐山市农科院试验场进行,土处理蓑姜荚(-粒I-数)k壤为潮土,有机质含量0.102g/kg,碱解N为50mg/kg,速效P为40mg/kg,速效K为46rng/kg,pH为6.7。1.2试验品种供试小豆品种唐山红小豆2009—73,玉米品种郑单958,玉米种植密度为7万株/hm2。1.3试验设计小豆玉米带型配制指数SCI设3个水平:A.2:4(2行收稿日期:2011-12—31基金项目: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C

6、ARS-09)2.1.1株高的变化第一作者:刘振兴(1972一),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豆育种与栽处理中小豆单作(ck)时,植株最矮,仅51.0cm;在带型培研究。配制指数SCI=2:4即2行玉米4行小豆时,小豆株高随密·28·耕作与栽培2012年第1期度的增加逐步降低;在SCI=3:5和SCI=4:6时,小豆株米4行小豆时的效益最大,其次是3行玉米5行小豆的配高随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当密度为13.5万株/hm2时,制,4行玉米6行小豆时的效益最低;同一带型配制下,经济小豆的株高值最大,都为72.0cm。效益随小豆种植密度的不同略有变化:SCI=2:4时,小豆

7、2.1.2小豆单株结荚数的变化密度在13.5万株/hm2时,效益最高,12万株/hm2时最低;小豆平作时,单株结荚数最多,为29.4个;当SCI=2:4SCI=3:5时,效益随小豆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SCI=时,在12万株/hm2、13.5万株/hmz的种植密度下,小豆单4:6时,效益随小豆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株结荚数基本不变,而增加到15万株/hm2时,结荚数下降;表4不同处理下的效益SCI=3:5时,密度为12万株/hm2时,单株结荚数最大处理小豆产量玉米产量小豆效益玉米效益总效益估衍(15.6),随密度增加单株结荚数降低;SCI=4:6时,密度为代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