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与玉米间作优化栽培技术模式研究-论文.pdf

大豆与玉米间作优化栽培技术模式研究-论文.pdf

ID:53566889

大小:232.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8

大豆与玉米间作优化栽培技术模式研究-论文.pdf_第1页
大豆与玉米间作优化栽培技术模式研究-论文.pdf_第2页
大豆与玉米间作优化栽培技术模式研究-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豆与玉米间作优化栽培技术模式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8·耕作与栽培20t4年第4期大豆与玉米间作优化栽培技术模式研究成荣芳(桐梓县农牧局,贵州桐梓563200)摘要:大豆、玉米间作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探讨大豆与玉米间作优化栽培模式,进行了4种不同宽窄行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玉米按2:3宽窄行种植,玉米种植密度3800株/667m2,大豆种植密度14659株/667m2,单产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关键词:大豆;玉米;间作StudyofOptimizeCultivationPatternforSoybeanandMaizeCHENGRong-fang(TongzhiAgriculturalBureau,Tongzhi

2、,Guizhou563200,China)Abstract:Intereropofsoybeanandmaizecanenhancetheutilizationofland,inordertOexploretheoptimizecultivationpatternforsoybeanandmaize,4differentcultivationpatterninwide/narrowrowalternationwerestudied.Theresultsshowedthatwide/narrowrOWalternationrateofsoybeanandmaizeis2:3,

3、maizecultivationdensityis3800plants/667m2,soybeanculti—vationdensityis14659plants/667m2,whichcanobtainthehighestyieldandeeonomcbenefits.Keywords:soybean;maize;intercrop大豆、玉米都是桐梓县的主要农作物,历年来,大豆9O行距均为0.5m,玉米种植密度3335株/667rd,大豆种植密以上,玉米70以上都是实行间套作,而大豆与玉米间作是度11116株/667rd。其中处理A(CK)小区长8.08m,宽最主要的一种

4、种植方式。桐梓县常年种植玉米1.6万hm24.95m;处理B小区长6.84m,宽5.58m;处理C小区长8.33左右,大豆种植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的25,大豆常年总产m,宽4.8m;处理D小区长8m,宽5m。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700t左右,由于耕作粗放,间套作布局不合理等原因,所以重复2次,每小区面积4Om2,小区无间隔,重复间及四周留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探索大豆和玉米的合理间作方式,充分走道0.5m,四周设保护行。利用光能和地力,不断提高大豆与玉米间作的综合生产水1.4试验经过平,夺取大豆、玉米双丰收,2012年开展了大豆与玉米间作优玉米各处理均于2012年3月27日采用营

5、养块育苗,4化栽培技术生产试验。月10日移栽,玉米移栽时各处理农家肥1000kg/667m2,N、P、K三元复混肥40kg/667m2作底肥,移栽后用清粪水10001材料与方法kg/667m2作定根肥。各处理大豆于4月13日采用沟播,同1.1试验材料时用过磷酸钙40kg/667m2、氯化钾5kg/667m2作底肥。4大豆品种:黔豆7号;玉米品种:裕单99。月3O日结合玉米第1次中耕除草。玉米用尿素10kg/6671.2试验地概况mz进行施肥。大豆第1次匀苗,5月7日大豆各处理按照密试验选择在桐梓县芭蕉乡长岩村宝龙山组农户李全海度要求完成定苗。5月26日结合第2次中耕培土,玉

6、米用尿的责任地内进行,地势平坦向阳,土壤肥力中等,质地黄壤,素15kg/667m2作穗肥。各处理大豆于8月5日收获分别晾前作绿肥,海拔900m左右。晒,于8月10日分别脱粒,除去杂质称重计算产量,玉米于8I.3试验设计月23日分别收获计算产量。试验设4个处理:A处理(CK),玉米与大豆按2:2宽2结果与分析窄行种植,玉米窄行距0.45m,宽行1.2m,玉米种植密度4491株/667m2,大豆种植密度11549株/667m2;B处理,玉米2.1产量表现与大豆按2:3宽窄行种植,玉米窄行距0.45m,宽行1.5m,2.1.1大豆产量表现玉米种植密度3800株/667m,大豆种植

7、密度14659株/667从表1可以看出,大豆产量最高的是C处理,单产66.53m。;处理C,玉米与大豆按1:2间作,大豆与玉米间距为0.kg/667m2,居试验首位,其次是B处理,单产58.03kg/66745m,玉米种植密度2779株/667m,大豆种植密度15880I112,占第2位;第3位是A(CK)处理,单产46.52kg/667m2,株/667m2;处理D,玉米与大豆按1:1间作,大豆与玉米间第4位是D处理,单产44.36kg/667m2,C处理比(CK)增产43.O1,B处理比(CK)增产24.74,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