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品种——巴丁鱼-论文.pdf

节水品种——巴丁鱼-论文.pdf

ID:53071523

大小:79.2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6

节水品种——巴丁鱼-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节水品种——巴丁鱼-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产科技情报2014,41(5)241关。有相当部分的研究涉及的湿地是潜流式人工处理是有一定效果的,但还需进一步从结构设计湿地或者植物生长旺盛的表面流或垂直流人工湿和合理使用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使其发挥更地,水流经这样的湿地时,水体中的藻类因得不到大的功效。足够的阳光照射,光合作用极其微弱,而湿地中大(4)经过标准化水产养殖场改造后,配置5%型植物的光合作用,其根系吸收水体中二氧化碳~10%面积比例的人工湿地,改变了传统大排大的量也是极有限的,从而导致湿地中的硝化作用灌的养殖方式,实现了养殖用水的达标排放,保证降低水体pH值的效果显得更为突出。本研究了养殖水产品的质

2、量安全,减少了养殖生产对水中,8个标准化养殖场采用的均是表面流人工湿域环境的影响,生态效益显著。地,而且湿地植物相对比较稀疏,水经过湿地时能获得大量藻类光合作用需要的太阳光,从而使湿参考文献地中光合作用升高pH值的效果比较明显。在整[1]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31/T570—2O11规模化水产养个检测过程中,湿地排出水的pH值一直保持在殖场生产技术规[s].2011.理想的范围(7.59~8.26)(见表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s].1989.3结论[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T9101_20¨D7淡水池塘

3、养殖水排放水要求[S].2007.(1)人工湿地对不同养殖模式的水处理效果[4]邓希海.养殖水体中pH值的作用及调节[J].河北渔业,2008不同。对传统养鱼模式而言,其养殖排放水经人(2):4—6.[5]张仕,王爱.鱼虾养殖和水体pH值[J].科学养殖,2000(5):工湿地处理后,除COD以外,亚硝酸盐氮、氨氮、l8.活性磷酸盐等指标较水源水有了明显的改善。种[6]OPPENBORNJB,GOUDIECA.Acuteandsublethaleffectsof草养蟹的池塘水和经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排放水,ammoniaonstripedbassandhybridstri

4、pedbass[J].Journalof除亚硝酸盐氮较水源水有明显下降外,氨氮和活theWorldAquacultureSociety,1993,24(1):90—101.性磷酸盐指标变化不明显,COD明显高于水源[7]高才全,李秀华,裴秀艳,等.“三氮”在水产养殖中的意义及水。其管理[J_.河北渔业,2004(2):19,28.[8]吴新儒,雷衍之,许昌兴,等.淡水养殖水化学[M].北京:农业(2)人工湿地对传统养鱼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出版社,1995:233—235.好。对南美白对虾养殖废水,除亚硝酸盐氮外,对[9]袁志宇,赵斐然.水体富营养化及生物学控制[J].中国

5、农村氨氮、COD、活性磷酸盐的去除是有效的;而对水利水电,2008(3):57—59.种草养蟹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则一般。[10]骆志强,曹翔德,曹俊.人工湿地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3)水产养殖排放水经人工湿地处理后,除用[J].水产科技情报,2008,35(4):179—181.[11]施永海,张根玉,刘建忠,等.半咸水人工湿地净化越冬养殖COD№对水域环境仍有一定的影响外,其它指标循环水的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4):179—187.明显优于水源水,标准化水产养殖场的养殖生产对水域环境的影响不大。人工湿地对养殖废水的节水品种——巴丁鱼节水渔业

6、,顾名思义就是节省用水的渔业生产方式,具体就是通过发展节水型品种、优化生产模式、采用先进的设备及生物技术等手段,达到减少水资源消耗量、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保护水环境的目的。巴丁鱼学名苏氏圆腹齿鲑,又称淡水鲨鱼,原产于东南亚一带的江河、湖泊中,是东南亚等地重要的水产养殖经济物种。该品种由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于1998年从马来西亚引入,并在该站小务基地进行养殖。通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已经完全掌握了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多模式人工养殖及规模化人工繁殖等技术,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受到了养殖户和消费者的一致追捧,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巴丁鱼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对环境适应性强,且在

7、养殖过程中一般不用加水或换水,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目前,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小务基地有巴丁鱼亲本900尾,每年可为北京提供巴丁鱼苗种1000万尾,完全能够满足京郊农户的养殖需求。在设施化养殖模式下,巴丁鱼的养殖密度可以达到50kg/m,市水产站提供的苗种可供30万m的工厂化养殖水体进行养殖,其产量相当于3000亩以上的池塘养殖产量,较池塘模式减少用水300万m。(来源:中国渔业报,推荐:杨宝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