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官话知二庄按内外转分化考察-论文.pdf

江淮官话知二庄按内外转分化考察-论文.pdf

ID:53071385

大小:444.5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6

江淮官话知二庄按内外转分化考察-论文.pdf_第1页
江淮官话知二庄按内外转分化考察-论文.pdf_第2页
江淮官话知二庄按内外转分化考察-论文.pdf_第3页
江淮官话知二庄按内外转分化考察-论文.pdf_第4页
江淮官话知二庄按内外转分化考察-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淮官话知二庄按内外转分化考察-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言科学2O14年5月ISSN1671—9484CN32—1687/G第13卷第3期(总第7O期)290—297江淮官话知二庄按内外转分化考察*冯法强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提要江淮官话的部分方言点知二庄的读音规则为:内转读Ts类,外转读T类。Ts类和T类在音系中的出现环境大致是Ts类拼高元音韵母,T类拼低元音韵母。这种分化是近代官话在知照合流后的进一步调整。明清时期江淮官话区的等韵材料记录了庄组按内外转分化的现象。关键词知庄章内外转分化近代官话中图分类号H1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484(2014)03-290

2、-081引言江淮官话里源自中古庄组的声母表现出与内外转相关联的现象,孙宜志(2006)、钱曾怡(2010)都有提及,但是语焉不详,没有放在整个方言音系框架下展开,也没有指明这种类型的覆盖范围和这一现象在汉语史上的源流问题。笔者注意到这一问题,发现它与近代官话演变史密切相关。可是近代以来“内外转”的概念一直不甚明晰,汉语方言知庄章的今读又错综复杂,若再与内外转纠葛,似乎乱上加乱。但若能从中理出头绪,无疑对促进汉语方音史的深入研究有积极的学术意义,本文意即在此。2关于“内外转”2.1“内外转”的由来及争议“转”,等韵学术语,《悉昙章》(梵

3、文入门拼音表)里辅音和元音轮流辗转相拼一遍叫“章”或“转”。如果将之图表化,那么拼合一轮成一图,于是一图就为一转。因此,等韵图《韵镜》的四十三图,就叫四十三转。《韵镜》的特别之处在于转分内外,四十三图每图均标明“内转”或“外转”。至于什么是“内转”、“外转”,则存在不少争议。主要争议在于:其一,内外转的划分原则不明。《韵镜》没有说明内外转的划分原则,后来的韵图《四声等子》(南宋)以有无二等作为内外转之别,“内转者,唇舌牙喉四音更无第二等字,唯齿音方具足;外转者,五音四等都具足。今以深曾止宕果遇流通括内转六十七韵;江山梗假效蟹咸臻括外转

4、一百三十九韵。”即:内转唇舌牙喉音都没有二等字,仅齿音有二等字;外转唇舌齿牙喉音四等俱[收稿日期]2013年1月30日[定稿日期]2013年9月18日doi:lO.7509/j.1insci.201309.028202感谢导师曾晓渝先生对本文的补充和指导!感谢《语言科学》编辑部及匿名评审专家的宝贵意见!不妥之处由本人负责。290冯法强江淮官话知二庄按内外转分化考察全。这也是目前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分类原则,但是这一标准也不能贯彻到所有韵摄,如“臻”摄只有一三等韵却归外转,需要更多的解释,如“假二等”之说等,存在争议。其二,内外转归类有争

5、议。《韵镜》首创于中国,不久即传人日本,后在国内长期失传,直到清末才又重新传回中国。因此《韵镜》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各版本内外转归类略有不同。流行较广的永禄本、宽永十八年本归类一致,臻摄归外转,假摄部分归内转部分归外转;但日本手写本臻摄归内转,果摄归外转。并且《韵镜》与同时代的韵图《通志·七音略》的内外转归类也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后者第13图蟹摄归内转、第29图假摄归外转、第34图宕摄归内转、第37图梗摄归内转,前者归类与此相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别?2.2学者对“内外转”特征的解读也有学者对内外转的语音特征进行了解读,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6、。罗常培(1933:223)认为,内转元音后而高,开13小,如:[i][u][o][a];外转元音前而低,开13大,如_[e][£][][][Q][3]。定内转七摄、外转九摄,内转包括遇、止、流、深、臻、曾、通摄,外转包括果、假、蟹、效、咸、山、宕、江、梗摄。他将“宕果”归外转,以照顾其低元音属外转的理论。赵元任等(1948:10-11,1538)指出,现代汉语方言的鼻音韵母也分两类,外转韵母主要元音长而开,尾音较轻;内转韵母主要元音短而关,尾音较重。定内、外转各八摄,遇、止、流、深、臻、曾、梗、通摄为内转,果(附假)、蟹、效、咸、山

7、、宕(附江)摄为外转。远藤光晓(2001:285-303,337)认为罗常培和赵元任的学说需要改动传统内外转的部分归类才能成立,因此对于韵图原封不动的内外转来说,不能承认为恰当的解释。但这两者在语音学上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能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上发挥作用,所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为语言学的BJ~I,转重新下定义,归类照样沿用罗常培所校定的,内转:深臻曾止流通遇——韵腹元音高、短、弱,韵尾长、强.夕l转:江山梗假效蟹咸宕果——韵腹元音低、长、强,韵尾短、弱。综上所述,前人关于内外转的讨论是逐步深人的,在传统音韵学韵类分析基础上到现代语音学的

8、音值分析,由主元音之别扩大到包括韵尾在内的韵母之别的讨论。但仍有许多问题未解决,如内外转作为音类的差别,它在汉语史上的作用是什么?对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有何影响?它消失于何时?现代方言中能否找到BJ~I,转的痕迹?这些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