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教育区域公平的实现.doc

浅谈高等教育区域公平的实现.doc

ID:53069186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1

浅谈高等教育区域公平的实现.doc_第1页
浅谈高等教育区域公平的实现.doc_第2页
浅谈高等教育区域公平的实现.doc_第3页
浅谈高等教育区域公平的实现.doc_第4页
浅谈高等教育区域公平的实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等教育区域公平的实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等教育区域公平的实现摘要教育不公是最大的不公,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前提、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我国高等教育己经进入人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公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但是区域公平的矛盾却日益突出,这与现行法律制度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保障和监督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应该加强立法、细化法律规定内容,增加可操作性规则等措施改进。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公平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013-02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尤其是最近10年来实现了跨

2、越式的发展,在校生规模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超过19%,已经超过了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准。但是,在现实中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特别是东西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越发显现出来。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公平的现状、原因进行法律分析,思考相关法律对策,在当今法治社会形势之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高等教育区域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西方的教育公平的研究屮,研究者们的关注重心主要放在阶层、种族以及性别之间的教育不公平上。但我

3、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不同区域的社会发展梯度推移格局,再加上市场和政策等方面原因,使区域间差距越来越大,教育不公平的状况愈加严重,这已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1•高考录取上的地区差异作为“人才选拔”制度的高考,它也是高等教育的起点,而起点公平又内在的要求入学机会的公平。据研究人士对2013年全国高考录取的有关数据的分析,“录取机会较大的省份主要有北京、上海、天津、海南、吉林、辽宇等”;录取机会较低的省份主要有江西、湖南、安徽、湖北、河南、山西、四川等,分布在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且都是一些竞

4、争激烈的人口大省。从比较分数线情况来看,2013年分数线较低的省份同时也是录取机会较大的省市,而分数线较高的省份,却都是些人口大省,由于高考报名人数多,录取机会较少,分数线自然“水涨船高”。最终导致教育资源丰富的大城市“低分数线,高录取率”与高考大省、生源大省的“高分数线,低录取率”的矛盾十分突出。2•“重点学校”制度带来的教育不公平近年来,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口号下,政府在对教育各个阶段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偏心”,造就了一些所谓的重点学校,并口出现了教育上的“马太效应”“富校越富,穷校越穷”,例如一

5、些地方,多数教育经费被投入到一、二所升学率较高的学校。其它学校则弃之不问不管,致使各学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己经被教育部明令废止,但实际上取而代Z的“示范学校”仍然被各种光环所笼罩,在投资、贷款、师资、基建、招生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令广大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鹫,于是巨额的“择校费”应运而生且水涨船高,让众多家庭苦不堪言。二、实现高等教育区域公平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尽管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复杂历史背景和各种外部社会因素可能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根除,但对高考招生考试制度、高等教育资源配

6、置制度等教育内部因素,应该能够通过修改和完善立法,从以下几个方血来加以调整和改善:1・完善、细化法律内容,增强高等教育公平的可操作性现代教育是法制化的教育,要解决教育领域中的公平问题,必须依靠教育法制。教育公平,法律上集中体现在公民的受教育权上,只有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要求转化为法律上的受教育权利,用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教育公平问题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教育公平不仅应在法律的原则性规定中体现,而且应该规定指导操作的明确规则,保障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法律权利真止能够顺利转换为现实中的实际权

7、利。在此基础之上,再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具体细则和操作规定,才能确保有关规则制度既有足够的力度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公民公平享有高等教育的权利真止得到落实。2•加强法律监督保障,确保高筹教育公平真正落实有效的监督才能使法律规则真止发挥其效用。要真止实现高等教育公平,还必须改变目前我国法律中对高等教育公平没有明确监督和法律责任追究条款的状况,应在法律屮明确规定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保障和监督机制,增加对违反教育公平原则,“侵害高等教育公平权行为予以法律制裁、责任追究的

8、内容”,确保高等教育公平的法律规定有直接的强制力和实用性,能够对实践中造成高等教育不公平的政策、制度予以及时纠偏。另外,还应为公民高筹教育公平权受侵犯的情形提供法律救济途径,规定公民可以通过诉讼等司法救济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制约和监督侵权者。总之,教育公平问题应得到所有国家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在促进教育公平问题上也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阶级流动的通道,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石。只有教育公平,社会才能稳定的发展,阶层之间的矛盾才不会激化。我国教育改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