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鲁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地理《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鲁教版必修2考试要求考点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半球的纬度;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距海岸千米范围内;近8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米的范围内。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主要自然因素包括:A、;B、;C、;D、。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政治文化等。其中,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三、我国的
2、人口分布1.我国人口的总特征:数量最大,密度高,分布。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多少;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少;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少;多少。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与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失去原有的。2.环境人口容量: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 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丰富程度,水平,发达程度,程度,人口水平及水
3、平。其中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环境人口容量具有性和性的特点。3.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的生活方式,保证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最的人口数量。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人口合理容量约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 ,”的基本国策,以谋求。练习巩固1、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西亚B.北美C.大洋洲D.东亚2、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 B.开发历史长C.气候条件优越D.资源丰富3、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
4、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A.逐步增强,是主要因素B.逐步增强,是基础因素C.逐步减弱,甚至没有影响D.逐步减弱,仍是基础因素4、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疏密的分界线大致是( )A.内蒙古的黑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B.黑龙江的漠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C.内蒙古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D.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据此回答5—6题。5、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2-A.科技发展水平B.资源C.对外开放程度D.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6、环境人口容量
5、的估计主要参考( )A.土地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B.矿产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C.光照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D.气候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7、有关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B、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人口合理容量小C、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人口合理容量大D、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目前的人口数8、下列观点中,不符合我国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是( )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B.实行环境保护的国策C.努力提高人口素质D.大力提倡
6、高消费观念9.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人口大国。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出生。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某地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表1)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表2)耕地森林面积淡水人口面积耕地森林面积年径流总量0.1公顷0.1公顷2000立方米8200万16万K㎡920万公顷800万公顷2200亿立方米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
7、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项,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结合表1、表2及有关材料,回答问题:(1)目前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未来20年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2)有人说: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是人才强国,也必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森林人均量低于最低标准,故是当前最主要的限制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城市建设都将会大量占用耕地,使耕地人均量有可能低于最低标准;解决措施一要少占用耕地,二是提高单
8、产、解决粮食问题,三还要有计划的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多少与人才强弱没有必然联系。答案:(l)森林耕地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控制人口数量。(2)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未必是人才强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劳动力要成为人才需要通过发展我国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来实现。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