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036429
大小:41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31
《重庆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次定时作业试题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次定时作业试题新人教版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在下面田字格中,请用正楷字抄写“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3分)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嬉戏(xī)堕落(zhuì)泯灭(mǐn)玷污(zhān)B.厄运(è)雏形(chú)慷慨kāngkǎi蹂躏(róulìn)C.呵责(hē)报酬(chòu)洗濯(zhuò)缥缈(piāomiǎo)D.泥泞(nìng)缀连(zhuì)执著(zhuò)倔强(juèjiàng)3.下列每
2、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写在括号内。(4分)A.碌碌终生具体而微擎天撼地肃然起敬突如奇来()B.玲珑剔透多姿多彩灯红酒绿兴高彩烈骇人听闻()C.绝处逢生萃然长逝获益匪浅不可救药随声附和()D.不可磨灭心旷神怡险象迭生可望不可及踉踉跄跄()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A.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B.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因为整个形体非常细致,所以显得很微小。)C.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
3、,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D.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得到的好处很多。)5.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分)以前,我的作文水平很差。①我决定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②大约经过一年左右的努力,③我的作文水平有很大发展。④我参加重庆市作文征文大赛还荣获了“优秀作文”。(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2)第②处重复赘余,应删去的词语为。(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6.按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和
4、内容续写两个句子。(2分)繁花是春天的笑脸,阳光是夏日的欢唱,,。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3分)一把坚固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这个故事告诉人们。88.综合性学习(8分)2月10日,市委宣传部、市教委联合下发通知,拟于2月26日在市委礼堂举行“天地正气——重庆市大中小学经典诵读晚会”。为
5、配合这一活动,学校开展了“书香满校园”的读书活动。(1)请你为这一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2)初一四班要举行“经典诵读”的交流会,请你为他们设计三种交流形式。(3分)A、B、C、(3)有同学在经典诵读活动中,不知该读什么书籍,请你给他推荐一本。(3分)(要求:写明作者和推荐理由)。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9.默写填空①《钱塘湖春行》中表现莺燕争春的诗句是:,。②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总写作者所见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马致远
6、的《天净沙﹒秋思》中最能点明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夕阳西下,。④问渠那得清如许?。⑤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达诗人思乡时的无奈情绪的诗句是,。⑥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二)文言文阅读。(15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
7、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死而后已。()④见贤思齐
8、焉。()11.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2.选文第5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对孔子的这句话有什么看法?(3分)13.《论语》十则中前三则都说到了学习方面的同一个问题,是什么?请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学习方面的体会谈谈你的看法。(4分)8三、阅读下面文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