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292-2018 精准扶贫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规范.pdf

DB52∕T 1292-2018 精准扶贫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规范.pdf

ID:53035720

大小:726.7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15

DB52∕T 1292-2018 精准扶贫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规范.pdf_第1页
DB52∕T 1292-2018 精准扶贫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规范.pdf_第2页
DB52∕T 1292-2018 精准扶贫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规范.pdf_第3页
DB52∕T 1292-2018 精准扶贫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规范.pdf_第4页
DB52∕T 1292-2018 精准扶贫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规范.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52∕T 1292-2018 精准扶贫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规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01.040.03A10DB52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1292—2018精准扶贫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规范2018-08-14发布2018-08-14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2/T1292—2018目次前言................................................................................II1范围.............................................................................

2、.12工作依据..........................................................................13总则..............................................................................14对象认定..........................................................................25供养形式.........................

3、.................................................36救助供养内容......................................................................37供养标准..........................................................................48救助供养程序...........................................................

4、...........4IDB52/T1292—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贵州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民政厅。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秀钰、张程、周烨、张舒、潘思竹、赵飞、白雪梅。IIDB52/T1292—2018精准扶贫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贵州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救助的工作依据、总则、对象认定、供养形式、救助供养内容、供养标准、救助供养程序。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的组织与管理。2工作依据2.1《农村五保供

5、养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56号)。2.2《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2.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14号)。2.4《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黔府发〔2015〕2号)。2.5《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7〕1号)进行制定。3总则3.1原则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应对遵循以下原则:a)应救尽救,应养尽养;b)属地管理,分级负责;c)严格规范,高效便民;d)公开、公平、公正。3.2工作职责3.2.1县级以

6、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困人员认定及救助供养工作。3.2.2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特困人员认定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协助相关工作。3.3资金筹集3.3.1省级财政对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所需资金给予适当补助,并重点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任务重、财政困难、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倾斜。3.3.2市(州)、县人民政府应将政府设立的供养机构运转费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1DB52/T1292—20183.3.3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从中安排资金用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3.3.4特困

7、人员救助供养资金与城乡低保资金、临时救助资金、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整合为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统筹使用。3.4制度衔接应有效衔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扶贫开发等制度和政策。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特困人员,可同时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高龄津贴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待遇,但不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的,不再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待遇。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残疾人,不再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8、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5机构管理3.5.1供养服务机构应依法办理法人登记。3.5.2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安全管理和服务管理等制度。3.5.3提供日常生活照料、送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