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3号的选育及特性分析-论文.pdf

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3号的选育及特性分析-论文.pdf

ID:53027375

大小:243.0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4

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3号的选育及特性分析-论文.pdf_第1页
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3号的选育及特性分析-论文.pdf_第2页
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3号的选育及特性分析-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3号的选育及特性分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育繁制种寸田舯业2o1蒸6国审小麦新品禾中周麦己]号的选育及特性分新殷贵鸿杜纪格韩玉林唐建卫于海飞黄峰王丽娜高艳杨光宇李新平(河南省周I51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小麦种质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周121466001)摘要:从周麦23号育种目标的确立、亲本来源、优良特性外观要好,具有11250kg/hIn。的产量潜力。叶片功能期和选育技术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周麦23号的双亲长,根系发达,灌浆速度快,源库流协调,抗干热风,成在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寒性、抗病性、株叶型和成熟期等方面熟落黄好,中至高抗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互补

2、性较好。周麦23号产量构成因素协调,丰产潜力大,稳产等主要病害。非1B/1R易位系,携带优质高、低分子量性较好,适应性广。经区试田间和接种鉴定,周麦23号中感条麦谷蛋白亚基和兼顾其他品质指标,品质达国标中强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中抗纹枯病、慢叶锈病;抗寒性、抗倒性筋以上标准,适宜制作优质面条和馒头。均优于国家区试对照品种。经分子检测,周麦23号为非1B/1R1.2亲本来源根据上述育种目标,以超高产多抗与易位系,且携带有1、7+8、Glu—A3d、Glu—B3d等优质高、低分高产优质的杂交模式为主,精选亲本组配,要求双亲遗子量麦谷蛋白亚

3、基,品质优良,达优质中强筋小麦国家标准。传背景优良、遗传基础丰富、优缺点互补性强,注重品关键词:小麦;周麦23号;弱春性;高产育种;丰产性;抗质、丰产、稳产l生同步提高的育种路线和目标。1998年性根据育种目标,针对周麦13号的缺点进行持续改良,选用新乡市农科院培育的国审新麦9号作为父本,配周麦23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以周麦置组合。周麦13号的突出特点:矮秆抗倒、大穗大粒、13号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弱春性、超株叶型好、抗叶锈病、遗传配合力高,但为1B/1R易位高产、多抗、广适、优质小麦新品种,2005—2008年参系

4、(携带1、7+9、2+12亚基)、品质较差,子粒饱满度加河南省及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区试、生产试验等6较差;父本新麦9号突出特点为高产稳产、穗大码密结组试验产量均居第1位,2008年分别通过河南省审实性好、优质(非1B/1R,携带1、7+8、2+12亚基)、中定(豫审麦2008077号)和国家审定(国审麦2008008早熟、高抗条锈病、中抗纹枯病,缺点是子粒较小、感白号),2009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公告号:粉病。这两个品种在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寒性、抗CNA20050633.1),2012年作为国家黄淮南片和河南省病性、株叶

5、型、成熟期等方面互补性较好,这为超高产、春水组的辅助对照品种,2009—2013年是河南省重点推多抗、广适、优质等诸多优点集于一体奠定了良好种质广的弱春性品种。为了更好地利用该品种,把其亲本基础,可望实现超高产、稳产、多抗、广适、优质聚合改来源、主要特性和选育技术总结分析如下。良效果。1育种目标及亲本来源2主要优良特性1.1育种目标根据河南省及黄淮麦区小麦生产、生2.1丰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综合周麦23号连态和市场对小麦新品种的要求,确立了超高产、稳产、续3年参加国家和河南省试验,平均产量8283kg/hII1,抗病、抗寒、抗倒、广

6、适、优质小麦新品种的育种目标。较对照偃展4l10平均增产7.84%,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具体目标:弱春性,幼苗半直立,苗色深、长势健平,其中在79点次的区试中产量超过9000kg/hm的壮,抗寒性好,冬前大分蘖集中且成穗率要高。株高试点有18个,占所有试点的22.8%,特别是2007—200870~80era,茎秆粗壮且质量要好,株型松紧适中,叶片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区试,豫、皖、苏、陕4上冲,光能利用率要高,大穗兼多穗,提高穗粒数以提省19点汇总每hm平均产量9013.5kg,区试最高产高小穗粒数为主,兼顾结实小穗数的增加。千粒重

7、量l1154kg,创造了弱春性品种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45~52g,同时要求粒大、粒饱、粒匀,且黑胚率低,商品组区试平均产量和最高产量的两项纪录fl】。2011年6基金项目: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2130199一ny);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44100510004);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1ZX08002—003);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1011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07B02)寸田舯业育繁制种月1日河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在西华县清河驿乡周麦消耗,有利于形成大穗,平均成

8、穗数600万/hm。穗层23号74.7hm高产示范方进行了现场测产,平均产量整齐,长方形穗,穗长穗大,无效小穗和无效小花少,结10450kg/hm。实性好,平均穗粒数41粒/穗。灌浆强度大,白粒,半周麦23号分蘖力中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