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和防治研究进展-论文.pdf

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和防治研究进展-论文.pdf

ID:53026055

大小:375.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2

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和防治研究进展-论文.pdf_第1页
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和防治研究进展-论文.pdf_第2页
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和防治研究进展-论文.pdf_第3页
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和防治研究进展-论文.pdf_第4页
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和防治研究进展-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和防治研究进展-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蔫麟■扁虫防治中图分类号:$435.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547(2012)03—0029—05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和防治研究进展于宝泉,高林(1.黑龙江垦丰种业有限公司饶河分公司,黑龙江饶河155700;2.黑龙江垦丰种业有限公司红兴隆分公司,黑龙江友谊155811)摘要:综述了大豆胞囊线虫的特点、危害症状及发病的生态环境,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地区-陛,大豆胞囊线虫病植物细胞学、生理生化、抗性遗传机制以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以及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病

2、;生理小种;抗性机制OccurrenceandManagementofSoybeanCystNematodeYuBaoquan,GaoLin(1.HeilongjiangKenfengseedCO.,hdinRaohebranch,Raohe155700,Heilongjiang,China;2.HeilongjiangKenfengseedCO.,hdinHongxinglongbranch,Youyi155811,Heilongjiang,China)Abstract:Thecharacteris

3、tics,damagesymptomsandenvironmentfavouringdiseaseofthesoybeancystnematode(SCN)weresummarizedinthispaper.Theregionaloccurrenceofphysiologicalrace,plantcytol—ogy,physiology,biochemistry,geneticmechanismofdiseaseresistanceandbreedingfordiseaseresistancewer

4、ealsoexpoundedinthepaper.Theintegratedmanagementofthesoybeancystnematodewasintro—ducedatlast.Keywords:Soybeancystnematode(SCN);Physiologicalraces;Mechanismofdiseaseresistance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cystnematode,SCN)在我国东北三省、内蒙古和黄淮海大豆主产区严又称大豆黄萎病、火龙秧子,是大豆生产中流行重发生,是

5、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对大豆生性、毁灭性病害之一。该病于1899年在我国东北产构成巨大威胁。深入研究该病害对保证我国大首次发现,其后亚洲、美洲和欧洲各国相继报道豆生产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关于该了该线虫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在美国、巴西、加病害的研究进展作以归纳、评述。拿大和中国等几个大豆主产国,由大豆胞囊线虫1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性质及危害症状病引起的损失比其他任何一种单一病害所造成的1.1病原菌损失都大,该病害一般使大豆减产10%~30%,严大豆胞囊线虫,属异皮科胞囊线虫属,垫刃重地块可达70%

6、~90%,甚至造成绝产。此种病害型食道。胞囊柠檬形或梨形,起初为白色或米黄收稿日期:2012—02—24;修回日期:2012—03—05第一作者:于宝泉,男,农艺师,主要从事种子经营、繁育推广工作扁虫帕治一色,后变为黄褐色,胞囊大小为(416~808)m×体露出根表皮,根系开始变褐、腐烂,同时由于(318~612)m,有不规则横向排列的短齿花纹。侵入时携带有其他病原物或雌虫突破根表皮,在大豆胞囊线虫可分为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伤口处感染其他病原物,根系迅速腐烂,造成地卵淡黄白色,初为圆筒形,后来发育

7、成长椭圆形上部分黄化枯死。在根上可发现白色或淡黄色比(蚕茧状),一侧稍凹,皮透明,藏于卵囊或胞囊小米粒还小的肉质小颗粒,是线虫的成熟雌虫。内。幼虫一龄在卵内发育,脱皮成二龄幼虫,二1.4发病生态环境龄幼虫“S”形折叠于卵壳内,头钝尾部细长,三SCN发病程度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一般在沙龄幼虫腊肠状,生殖器开始发育,雌雄可辨。四土、壤土、旱地、岗地等土壤痞薄、土质疏松、龄幼虫在三龄幼虫的旧皮中发育,不卸掉蜕皮的透气性良好的环境中发病严重,在土壤肥沃、洼外壳。雌成虫黄白色柠檬形,后期变为深褐色。地、雨水较多

8、的生态环境下发病较轻。部分砂浆雄成虫线形,皮膜质透明,尾端略向腹侧弯曲。黑土地和淤土地也发病较重。据王振荣(1991)、刘1.2生活史汉起(1991)试验,接种不同数量的胞囊,植株的根大豆胞囊线虫以卵、胚胎卵和少量幼虫在胞瘤、株高、茎粗、鲜重、分枝数、荚数、产量均囊内于土壤中越冬,有的粘附于种子或农具上越随接种胞囊量的增加而降低。据张磊、李莹等调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胞囊角质层厚,在土壤查,胞囊在土中以5—20em深土层内最多,在深中可存活10a以上。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