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pdf

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pdf

ID:53009783

大小:74.8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1

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pdf_第1页
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视角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朱广斌(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00)摘要: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我们要在坚持这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新的历史条件,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在现代社会,尽管处于信息时代,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商品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或形成新价值的唯一源泉,并且还要搞清楚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的区别。关键词:劳动价值论;价值创造;收入分配一、劳动价值论的由来和演进发展历程的来源。二是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之间的矛盾,因而他无法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认识接近有350年的历史。解释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的关系。自从1662年英国经济学家威

2、廉·配第在其《赋税论》中提出4.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以来,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马克思马克思最初在《巴黎笔记》中表现的对劳动价值论所持这几位杰出的理论家和思想家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现在的的是否定态度,到后来才在《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与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中承认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对现代经济生活的科学1.配第的劳动价值论解释。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最终形成科学的劳在政治经济史上,配第第一个讨论了商品价值问题,第动价值观,最后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这两部著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

3、,从而提出了劳动作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体系。价值理论基础。他揭示了劳动生产力和价值量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核提出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成产率成反比心内容包括:商品二因素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价值量决定这个事实。认识到劳动分工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此理论、价值形式理论、价值规律理论、商品拜物教理论、价值外,他不仅认识到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劳动,也认识到货币转型理论、国际价值理论、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等。的价值量也是由劳动决定的。但是,配第混同了价值与交换二、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应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价值这两个不同的范畴。价值和价格也含

4、糊不清。他不能江泽民同志指出:“人类生产及社会服务自动化、信息把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和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弄清楚,化、智能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许多繁重、重复的体力劳动正使用价值和价值混为一体。在被各种自动化机械和计算机所取代,对劳动者知识和技术[1]2.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斯密明确提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重要成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但同时应注意以下两点:分,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也有不1.活劳动是创造价值或形成新价值的唯一源泉彻底性,他认为:(1)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所耗费的劳动决定在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

5、过程中,有直接劳动、间接劳动;的。(2)商品的价值是由交换时所购买到的物品中所包含的既包括简单劳动,也含有复杂劳动;不仅包括生产商品的劳劳动量决定的。(3)商品的价值是由“多种收入”,即工资、利动,而且包括服务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还包括科学润和地租决定的。斯密的第三种价值决定论被后人称为“斯劳动、精神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而且脑力劳动日[2]密教条”。益成为创造价值的主体。可以说现在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了3.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以脑力劳动为主创造商品价值的新阶段。伟大的马克思早李嘉图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有了更正确的认识,实际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在那个时代他就已经将劳动做了划分

6、,上是把使用价值看作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他始终坚他说:在总体劳动过程中,有的人用手工作,有的人用脑工持商品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同时对斯密的“三种收入决定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价值”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他同意斯密所说的商品价值论可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做十分简单的粗工。分解为三种收入,但不同意三种收入决定商品价值。可是在胡代光教授认为尽管处于信息时代,但必须承认商品生李嘉图理论体系中有两大难关,一是价值规律与利润规律之产过程中耗费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或形成新价值的唯一源间的矛盾,因而他无法在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基础上说明利润泉。对这一观点笔者是赞同的,在现

7、代生产中,生产要素不122经济理论研究新视角仅包括传统的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而且包括知识、信息、有更强的说服力,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才能更好地坚持劳管理、技术等新的要素,这些新要素都具有资本化特点,即它动价值论。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们既可以通过评估作为资本投资入股,又可以按照同股同酬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原则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它并不涉及价值创造问题。资本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