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第2章课后习题答案.pdf

基础工程-第2章课后习题答案.pdf

ID:53005538

大小:515.7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1

基础工程-第2章课后习题答案.pdf_第1页
基础工程-第2章课后习题答案.pdf_第2页
基础工程-第2章课后习题答案.pdf_第3页
基础工程-第2章课后习题答案.pdf_第4页
基础工程-第2章课后习题答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工程-第2章课后习题答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天然地基上的基础设计必须满足是么基本要求?答:强度要求、变形要求、稳定性要求及上部结构其它要求。具体为:通过基础作用在地基上的压力不能超过地基承载力,以防止地基发生强度破坏;保证地基及基础的变形值不超过建筑物的允许值,以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地基及基础整体稳定性应有足够保证;基础本身强度、刚度、耐久性等应满足上部结构的要求。2、简述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的内容和步骤。答:(1)仔细研究并充分掌握拟建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勘查资料,结合上部结构相关设计资料,在充分了解当地建筑经验、施工条件、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有关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基础

2、材料、类型和平面布置方案;(2)选择地基承载力和确定基础埋置深度;(3)确定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4)根据地基承载力,初步确定基础底面尺寸,若存在软弱下卧层,尚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5)进行必要的地基变形和稳定性验算;(6)对需要抗震验算的建筑物,应进行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7)进行基础结构设计并满足相关构造要求,以保证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8)绘制基础施工图,并付必要的技术说明。3、确定基础埋深需考虑哪些因素?答:(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2)作用在地基上荷载的大小和性质;(3)

3、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4、确定基础承载力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答:(1)按载荷试验确定;(2)按规范法确定;(3)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用理论公式确定。5、基础底面尺寸如何确定?为何要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答:(1)按地基持力层承载力计算基础底面尺寸。(2)地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3)按允许沉降差调整基础底面尺寸;(4)地基变形计算;(5)地基稳定性验算。6、为什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必须根据基础的实际宽度和埋深进行修正?答:宽度修正:实际工程中基础宽度和承压板宽度是不同的,而基础宽度越大,

4、则地基的承载力也越大,故须对实验结果经行宽度修正。深度修正:实验室承压板并没有埋深,而实际工程中基础埋深越大,地基承载力就越大,故须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度修正。7、在什么情况下,可不进行地基变形的验算?答:建筑物等级为甲级、乙级时必须进行地基变形验算。丙级建筑物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也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4)相邻建筑距离近,可能发生倾斜时;(5)地基内有厚度较大

5、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除此之外的其他丙级建筑物则不需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8、建筑地基主要变形有那些?不同结构基础分别对应何种地基变性特征?答: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不同结构基础分别对应的地基变性特征: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对于框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基础的沉降差控制;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必要时尚应控制平均沉降量。9、如何设计刚性基础?答:(1)根据就地取材原则,考虑上部结构荷载和地基条件,确定基础形式与埋深;(2)根据持力层承载力计算基础底面积并确定其形状;(3)根据允许高宽比

6、设计剖面形状及尺寸;(4)验算基础顶面及两种材料接触面的抗压强度;(5)验算软弱下卧层;(6)进行地基变形验算;(7)绘制基础施工图。10、什么是扩展基础?扩展基础的设计应符合哪些规定?答:为扩散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使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且基础的内部的应力满足材料强度的设计要求,通过向侧边扩展一定底面积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1)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毫米,且两个方向的坡度不宜大于1:3;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毫米。(2)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70毫米,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0;(3)扩展基础

7、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毫米,间距不应大于200毫米,也不应小于100毫米。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毫米;间距不应大于300毫米;每延米分布钢筋的面积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15%。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40毫米;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毫米。(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5)当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边长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5米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宜交错布置。(6)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处,

8、底板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布置,另一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1/4处,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