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6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考情分析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主干知识整合考点即时演练考点考情分析考题角度·备考分析考点试题角度备考分析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2018•海南卷,8:以剪发辫为切入点考查政治运动对社会习俗的影响(2)2017•全国Ⅲ卷,29:从举办集体婚礼考查近代中西习俗的融合(3)2016•海南卷,17:从新学国民及留学生装假发辫参加科举考试考查旧制度对社会观念变革的制约(4)2015•全国Ⅱ卷,41:从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的变化考查物质生活的变迁(5)2014•全国Ⅱ卷,28:从
2、维新派的易服主张考查中国近代服饰变革的原因1.高频考点:侧重从服饰变化和剪发辫入手考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及作用。2.教材空白点:具有时代特点的服饰。3.备考策略:(1)学习中注意将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与思想解放运动相结合,几乎每次思想解放潮流都会引发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巨大变化,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2)近代中国交通、通信的进步本质上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与市场的发展和商品经济联系紧密。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1)2017·全国Ⅱ卷,29:从报纸上广告的宣传考查追求新思想的社会时尚(2)
3、2016·海南卷,24:从新中国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考查政府对舆论宣传的控制(3)2014·全国Ⅰ卷,30:从中外电影不同的流通税费考查电影的发展山东考情回顾五年真题:2014·山东卷,38:从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备考分析:山东卷2011~2015年对本讲内容考查较少,结合全国卷来看,对本讲的复习应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为主主干知识整合整合知识·夯实基础抓主干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服饰的变化原因(1)鸦片战争前后,传入中国(2)清政
4、府对制度进行改革(3)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的形制西式服饰官定服饰2.礼仪习俗(1)“断发”与不缠足运动①“断发”: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②不缠足运动: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运动,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生活方式中西合璧特点(1)先民间仿效,后政府改革(2)长袍马褂和西服革履并行不悖影响(1)人们根据各自的、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自由选择服饰,丰富了生活(2)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的产物,如中山装和旗袍辛亥革命女权(2)日常礼仪的革
5、新①古代礼仪:在纲常礼教束缚下,古代中国人形成了一套体现的日常礼仪。②民国之初:为了体现精神,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礼仪的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3)婚姻风俗的变革①原因:和国民革命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②范围: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4)丧葬礼俗的变化: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了国人的注目。贵贱尊卑新文化运动民主共和知识层3.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1)反映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2)折射出和
6、民主意识。(3)有些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4)发展不平衡,广大内地农村相对闭塞和贫穷。(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社会生活受较大。(2)表现: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2.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1)原因:改革开放;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文精神政治影响(2)表现衣从灰蓝色调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食1987年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7、“菜篮子工程”丰富了餐桌住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社会风尚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终生学习观念等日益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语言时尚:新生语言、外来语言、地方语言等逐渐融合,丰富多彩。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多样化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交通工具(1)铁路建设①19世纪70年代:外商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②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③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④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
8、新等铁路。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2)机车制造: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淞沪铁路唐胥铁路(3)公路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等大城市,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②新中国成立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