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通督调神法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颈椎病体会_王晓明.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中医杂志2008年12月第27卷第12期#823#主神经的共同作用,大陵穴具有改善心脏供血的功微的针刺作用亦能改变心脏的供血功能。通过大陵能。曲泽穴最早见于5灵枢#本输6:/曲泽,在手肘穴与曲泽穴针刺作用的对比,验证了/五脏有疾当取内廉横纹陷中筋内侧动脉,是肘内曲处也0,为手厥之十二原0的经典论述。阴心包经的合穴,系喻水之归聚。5备急千金方6中[参考文献]说:/心病,其色赤,心痛气短,手掌烦热,或啼笑哭[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J]1中华内科杂志
2、,詈,悲思愁虑,,冬刺曲泽,皆泻之0。在本研究中1981,20(4):2541曲泽穴并没有体现出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可能与[2]郭元琦,陈丽仪1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脑梗塞恢复期60例临床所选病例缺血的性质有关,多数报道是用曲泽穴改观察[J]1针灸临床杂志,2000,16(3):521善心肌的急性缺血,但是本研究观察的病例都是慢性心肌缺血。在急性缺血期心脏的应激性较强,轻通督调神法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颈椎病体会112王晓明,潘玥指导:李平(1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1天津南开医院,天津300100)[摘要]颈椎
3、病是颈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颈椎骨质增生,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相应引起头、颈、肩、上肢的一系列复杂的临床症状。李平教授以/通督脉、调元神0立论,配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关键词]颈椎病;通督调神针法;针刺;颈夹脊穴[中图分类号]R246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257-358X(2008)12-0823-02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及其继发度较快频率的提插捻转,使针刺得气。留针20~病理改变,颈椎骨质增生,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30min,留针期间隔5~10min行
4、针1次,以加强针经根、脊髓、颈动脉、交感神经等),相应引起头、颈、感。日1次,12次为1疗程。肩、上肢的一系列复杂的临床症状。李平教授在石2病案举例学敏院士/醒脑开窍0针刺法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女,50岁,2007年6月11日就诊。主诉颈肩背完善,提出了/通督调神0针法,通过通督脉调脑神、部酸痛僵硬,双手手指麻木,并时有头晕头痛约半心神,达到形神协调,阴阳平衡,身心和谐。以此针年。曾服用中药及维生素B1、消炎痛、芬必得等西法为主配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药,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半月前加班后加重,半月来疗效。疼
5、痛时轻时重,睡眠差。查时见患者颈部转动受限,1治疗方法颈椎C4~C6处均有不同程度压痛,双侧手指感觉111取穴主穴取神庭、百会、风池、完骨、天柱、减弱,麻木。X线检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4~C3~C7夹脊穴。配穴取曲池、后溪。随症配穴:头C5、C5~C6椎间隙变窄,C3~C6各椎体均有不同程晕、头痛加头维、太阳;颈背疼痛加天柱、肩中俞、肩度骨质增生。诊断为颈椎病。治疗取神庭、百会、外俞;肩臂疼痛加肩髃、肩臑、臂臑;手指麻木加外C3~C7夹脊穴、双侧风池、完骨、天柱、双侧曲池、关;胸闷心悸、恶心欲呕加内关。后溪。配太
6、阳、外关、四神聪。进针至所需深度后,112刺法采用0130mm@40mm毫针,患者坐均行小幅度较快频率的提插捻转,使患者局部有酸位或俯伏位,主穴风池向鼻尖斜刺018~112寸,完胀麻刺感,以能忍受为度。留针20~30min,留针骨、天柱斜刺015~018寸,神庭、百会平刺015~期间隔5~10min行针1次,以加强针感。日1次,018寸。C3~C7颈夹脊沿脊柱方向以75b左右的倾12次为1疗程。治疗4d头晕头痛消失,肩背部酸斜度刺入013~015寸。配穴曲池直刺1~115寸,痛僵硬有所缓解,睡眠情况有较大改善。治疗1疗
7、后溪直刺015~1寸。进针至所需深度后均行小幅程后颈背僵硬症状基本消失,2疗程后手指麻木症状消失。停止治疗后随访3月未复发。[收稿日期]2008-04-183体会[作者简介]王晓明(1981-),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2006311发病机制颈椎病一方面是由于颈椎间盘变年级针灸专业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性,椎骨椎体边缘骨赘形成,椎间孔缩小,椎体移位#824#山东中医杂志2008年12月第27卷第12期性损伤等骨质病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颈项部肌肉、法,通过通督脉调脑神、心神,达到形神协调,阴阳平肌腱、韧带等
8、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水肿、痉挛粘连而引衡,身心和谐。调神的腧穴主要取自心经、心包经、起。李平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认识到,中枢神经督脉和脑府周围。治疗颈椎病针对其元神失和,神系统疾患、精神心理疾患以及慢性病伴有精神心理不导气的基本病机,以选用督脉可以调神的腧穴为症状的疾患都有其共同的发病机制,即神机逆乱,不主。调理已乱之元神,使之居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