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941374
大小:274.2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2
《针灸研究模式的思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28·WORLDCHINESEMEDICINENovember.2009,Vo1.4No.6,针灸研究模式的思考梁繁荣唐勇(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l5号,610075)关键词针灸/研究模式二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以推动针灸学科的发展。古代针灸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临床提供新的方2不同研究切入点的针灸研究案,以提高临床疗效。针灸的研究触角不断延伸,不仅针灸研究切入点的选择方面,主要可分为从病的可分为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开发研究、标准切人、证(症)的切人,或者病证结合的研究模式。比研究等,还可分为还原性研究、验证性研究和创新性研如,针刺镇痛
2、、降压、减肥、镇静、止吐、平喘、通便、降究等。无论古今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如何,其最终目脂、升白、抗抑郁等的效应及机理研究,均是从单个症的都是为临床服务,因此,针灸研究总的模式应该是状人手进行研究;而醒脑开窍、镇肝熄风、补益气血、活“基于临床问题,多学科结合研究,再回归临床的研究血化瘀、补益脾胃、补髓益智等的效应及机理研究,则模式”。即以临床为中心,从临床中发现问题,运用多是针对相应的中医证候切入;也有的选择中风、痴呆、学科交叉融合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研究,获得研究结果冠心病、甲亢、糖尿病、面瘫、关节炎、偏头痛、功能性消后再回归临床进行验证,以提高临床疗效、创新针灸理化不良、带状疱疹、痛
3、经等疾病开展研究。围绕单个证论的研究模式。在这一总的研究模式的指导下,可分候、症状或疾病的研究,虽然在研究上容易取得突破,为以下几种。但研究结论对于全面阐释整体观念、辨证辨病相结合1不同指导思想下的针灸研究模式的针灸治疗机理尚存在一定距离。因此,病证结合的目前,参与针灸研究的人员,既有针灸专业人员,研究模式可能是今后一个新的更适于针灸研究切入点也有非专业人员,这就形成了针灸研究百花齐放、百家的研究模式。争鸣的局面。由于研究者的背景不同,对针灸的认识3不同研究方法的针灸研究存在差异。根据传统针灸理论的认识,经络是气血流关于不同研究方法的针灸研究,与从事针灸研究注的通道,经络可决死生、处
4、百病、调虚实,如果以该理的人员背景差异有一定联系。在国内,若研究人员研论为指导,其研究就将围绕经络的功能展开;但如果根究背景重在文献,那么其研究内容可能就围绕针灸文据现代医学理论来认识,将是围绕经络究竟是什么结献开展研究;若是从事临床工作人员,其研究内容主要构的研究模式去研究。这也是目前不同学科、不同领以临床为主;若是从事基础研究或者其他学科的研究域围绕经络实质研究,虽然成果不少,但仍然一直争论人员,其研究往往局限在自己学科领域;也有将文献与不休的问题所在。再者,针灸作用呈现整体性、综合性临床结合或者临床与实验结合,甚至文献、临床、实验的作用特点,要回答其具体的机理就应采用整体性、综
5、完全结合的研究模式。在国外,对文献的研究几乎缺合性的研究方法,如系统生物学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如,研究内容主要侧重在针灸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学、代谢组学等。但若以现代科学知识中的某一点为全性以及针灸机理的研究方面。指导,比如针灸可能通过对某一基因、某一蛋白的调整目前,虽然国内外已经有分别从事文献、临床、实等,就可能成为单一的、还原性的研究模式。不同指导验的众多专家学者在为针灸学的研究而努力,并在某思想下的研究模式各有所长,整体性、综合性的研究思一方面取得了相应的进展与突破,比如中国、韩国的经想指导,虽然符合传统针灸理论,但难度大;单一、还原络研究,德国、美国、中国的针灸临床研究,美国、
6、韩国、性的研究思想指导,单点突破,目标明确,难度也小,但中国的针灸临床机理研究,中国的针灸动物实验机理与针灸临床存在一定距离。虽然二者各有优缺点,但研究等,但真正进入临床尚有一定的距离。大部分研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勘(2006CB504501)究均停留在为研究而研究,或者脱离针灸理论实际,缺世界中医药2009年11月第4卷第6期·329·乏针灸理论支撑,或者与针灸临床脱节,或者只是专注疗后0.5h、1h、2h和4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的于文献、临床或实验的某一方面,在针对某一问题的纵变化。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后0.5h、1h经穴组和非经非向深入研究中存在不足。比如,
7、中国的临床研究大多穴组疗效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针刺数研究方案固定,虽然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可得出一定治疗后2h、4h,经穴组和非经非穴组疗效差异具有显结论,但完全不适用于针灸临床的个体化特点;国外的著性意义(P<0.05、尸<0.01);并且针刺经穴与针刺针灸临床虽然在方案上以患者为中心,在选穴用法上非经非穴相比在缓解疼痛、预防复发或加重以及总体给予研究者一定的空问,能够符合针灸临床实际,但大疗效评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0.01)。针刺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