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超越

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超越

ID:5293571

大小:307.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7

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超越_第1页
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超越_第2页
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超越_第3页
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超越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超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l3卷第1O期宜宾学院学报2013年11月Vo1.13.№11JournalofYibinUniversityNovember,2013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超越范雯绮(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摘要:费尔巴哈哲学以“感性直观”为出发点。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提出了批判,以“感性活动”为实践立场,实现了哲学重心的转移,解决了主体与客体的抽象二元论局限,完成了哲学领域的思想革命,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关键词:“感性直观”;“感性活动

2、”;哲学终结中图分类号:A8l1.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365(2013)11—0077—04From“SensibleIntuition’’to“PerceptualActivities”:Marx’STrueMeaningof‘‘Emotion”beyondFeuerbachFANWen—qi(InstituteofPolitics,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3,China)Abstract:Feuerbachisanintuitivemat

3、erialist.Hisphilosophicalstartingpointissensibleintuition.Marxhasacriti—calviewonFeuerbach’Ssensibleintuition,andmakestherealizationofthetranscendenceofFeuerbach,andfindsthepracticestanceoftheperceptualactivity,andcompletesthethoughtrevolutioninthefiel

4、dofphilosophy,andendstheGermanclassicalphilosophy.Keywords:“sensibleintuition”;“perceptualactivities”;theendofphilosophy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无论抽象思维中的绝对精神,而费尔巴哈的“感性”理论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正是针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提出的一个反拨。它旨(即辩证法思想)及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即在将被黑格尔颠倒的东西重新颠倒过来,把唯物主

5、唯物主义思想)而形成的完整体系,亦或是说马克思义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桎梏中解救出来,使唯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都仅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物主义重新焕发光彩。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是有哲学史进程中的某个方面或片段,没有把握马克思限的、现实的、具体的,不依靠理念而存在,而黑格尔主义哲学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的的绝对精神是无限的、抽象的、普遍的,“感性的、个变革根基在于其实践思想,而其实践思想的诞生、确别存在的实在性,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我们用鲜血立及成熟,与费尔巴哈的“感性”理论密不可分,费尔

6、来打图章担保的真理”J6。巴哈的“感性”理论对马克思的整个哲学体系具有举费尔巴哈认为人是“感性”的人,人的本质由人足轻重的作用。所在的自然条件所规定,人的本质形成于人与自然一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内在含义和理论贡献的关系中,这就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了很大的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的哲学起点是进步。“纯粹的”唯物主义是一种极端的机械唯物主收稿日期:2013—03—07作者简介:范雯绮(1988一),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早期经典著作研究。宜宾学院学报第l3卷义,在它那里,“

7、感性失去了它的鲜明的色彩而变成只能直观到自然对人类的作用,自然界先于人类而了几何学家的抽象的感性”,变成“毫无血肉的精存在,具有先在性,而没有看到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神”、“变得敌视人”,并把人完全淹没在物质及其机然的能动的反作用,这种能动的反作用直接影响和械运动中。物质代替人成为“一切变化的主体”,人改变着自然,使自在的自然变为人化的自然,从根本的“观念、思想、意念等等,就不外是多少摆脱了感性上说,费尔巴哈不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形式的实体世界的幻影”。L2Jl总之,人在“纯粹的”社会生活在

8、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眼里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费尔巴哈特别费尔巴哈的确比黑格尔更近了一步,他没有将强调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看待人的本质。人类社会归结于绝对理念,但是,费尔巴哈的感性直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观是受动的而不是能动的。当费尔巴哈直观人与自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但是,他把然,他所直观的人与自然并不是马克思所认识的人人只看做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他与自然,它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所以,费尔巴哈在这里也仍然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