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探索

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探索

ID:5292770

大小:100.52 KB

页数:1页

时间:2017-12-07

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探索_第1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学园地\10.3969/j.issn.1671—489X.2010.07.028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探索刘言香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颗闪亮的珍珠,从感情激越的诗歌、文辞优美的散文到条理明晰的说明文、讲究逻辑环环相扣的议论文都蕴蓄着丰富的美的内涵。作为美的传播者,语文教师应牢固树立美育观念,善于用美学观点去统贯、分析教材,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入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有效手段,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象,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认识人物美,体会人情美,欣赏艺术美,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1设疑激趣

2、,引发学生对美的探求络,点燃心灵之火,引起感情的共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设疑)——思考(分其次,注意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有一位教师讲析)——作答(解决),在这一思维过程的每一环节审《兵车行》时,先让学生默读以体会诗的意思,接着提美都能得到体现。对美的热爱、对美的追求是青年学生示朗读应注意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在不知的一种心理需求。如果教师善于利用这种心理需求,运不觉中,师生仿佛置身于悲壮的出征现场,耳边晌起柔用设疑激趣的方法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就能将其引肠寸断的哭泣声。诗尚未读完,师生的悲伤之情仿佛浸导到对审美客体(课文)的认识和

3、探求上来。如在教学湿书页。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再现文章的韵律美,产生《我很重要》时,从课文的标题入手提出4个问题:“我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美感效果。从哪里来?我为什么重要?我为什么很重要?我应该怎3纵横比较,加深对美的理解样珍惜生命?”“四问”既出,质疑氛围渐浓,学生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过这样的体会,有时单就一篇享受求索之美中,激发起寻根问底的积极性,为进一步课文孤立地进行分析,难以讲得深透,且不免单调,一旦认识“我很重要”的深刻内涵奠定基础。把它与相类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其内涵主题就能得设疑要设在点子上,问难要问到关键处。一些对到深刻揭

4、示。教材所展示的美的领域是广泛的,这就为理解课文内容有重要作用的地方,哪怕是小小的一个细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提供了方便。即使是同一作者,对节,短短的几句话都不应放过。《孔雀东南飞》这首叙其不同文章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写作时间、题材、主题、意事长诗,在写到“逼嫁”和“殉情”两部分时,作者为境、表现手法及语言等方面的比较,更深入地体会作品美何要极尽华美地写刘兰芝离开焦家的装束、姿态、容好的情思,真正领略作者各具特色的艺术匠心,从而激发颜?为什么要着意渲染府君家迎娶的排场?结尾对梧学生向往、追求、创造美好事物的理想和情操。桐、鸳鸯的描写有何作用?⋯⋯教师应不失

5、时机地提出4巧用多媒体,增强美的直观享受这些问题,并结合人物的心境及社会环境作细致分析,多媒体的声光效果能创造一种直接作用于学生耳目的使学生懂得,这反衬了主人公被迫自杀结局的悲惨,加美的景致。特别是电脑动画与音乐、朗诵的整合,能很好地深学生对这一悲剧美的认识。可见,恰到好处的设疑激再现作品内容、主题,使学生凭直觉就感受到作品的美。笔趣既可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对启者在分析《蜀道难》时,就把蜀地风光与古曲《阳关三叠》及发学生智慧、培养审美情趣起着关键作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诵组合在一起,生动地诠释了“蜀道之难2表情朗读,架设美感共鸣的桥

6、梁难于上青天”的内涵,增强学生直观的审美享受。一篇美的课文,其外在形式的折射也是作者美的情感美育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的一个完整的心理流程,学生对美的感受、认识、欣赏亦是以展示课文中的形象为手段的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的应是一个自然、和谐、完整的心理流程。这2个流程的走向目的除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外,还承担着思想是逆向的。作者是“情动而辞发”,学生是“披文以入情”。教育的任务,二者是紧密联系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怎样才能“入情”,达到与作者在感情上的共鸣?笔者认为声。”语文教师应以高尚的心灵、敏锐的眼光、得体的教法

7、去“表情朗读”是沟通二者的一座桥梁。挖掘课文中美的人、物、景,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首先,教师要经常作声情并茂的范读(其实这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当学生发现了这些美,认是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根据不同体裁,不同内识了这些美,并有了一定的心理体验后,就会按照美的标准容,不同感情基调,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流畅的悦耳和规律塑造自己的灵魂,去正确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对待的声音气息:激昂时,引吭高歌、令人肃然;悲壮时,社会,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新时代的美丽故事。因此,“披文探汹涌澎湃,为之动容;委婉时,汩汩流淌,使人感怀。美,以美育’应成为中

8、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让学生借助声觉形象,进入文章意境,把握作者感情脉(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清师范学校)2O10年3月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