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义万维网的概念、方法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义万维网的概念、方法及应用朱礼军&陶兰&黄赤!&(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F%)!(石油干部管理学院计算中心,北京&"""FC)G/)>(=:HI@=JK.(->$LM)摘要近两年来,语义万维网(.+)>-<(LN+9)的研究逐渐引起了知识表示、逻辑编程、信息系统集成、N+9开发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笔者在研究万维网环境下的领域知识表示及语义共享模式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有关语义万维网的文献资料,认为,语义万维网的研究将对传统N+9上信息的发布、存储和处理方式产生一场变革,但是语义万维网的概念、思想和方法还处于
2、形成阶段,国内少有综述性的文献,对语义万维网及其相关技术的认识比较模糊。该文分析了语义万维网的起源、概念、技术框架,总结了语义万维网及相关工具的现状,并讨论了语义万维网技术在智能信息检索、企业间数据交换、知识管理以及万维网服务中的应用。关键词语义万维网资源描述框架知识表示本体文章编号&""!/F%%&/(!""#)"%/""OE/"7文献标识码P中图分类号’6%E%!"#$%&’()"*:+,%("-&,.--/,$(0$%1.--2’($&’,%3045’64%78$,5$%794$%:+0’;&(QM==+B+MRS-RM,)
3、><(M->-TG=+L<,(L>=G-B(-++,(-B,QI(->PB,(L@=<,>=U-(V+,.(T,+4>->B+)+-,LIM-.+)>-<(LN+9I>.>,M@.+T)M,+>-T)M,+(-<+,+.<.(-<(M-,=MB(LA,MB,>))(-B,(-RM,)><(M-(-<+B,><
4、(-B>-TN+9T+V+=MA(-BLM))@-(<(+.(-,+L+-<,.$’I+>@T>)M@-<+,(>=.M-.+)>-<(LN+9T@,(-B,LIM-N+9/9>.+TTM)>(-?-MN=+TB+,+A,+.+-<><(M->-T.+)>-<(L.I>,(-B)MT+=$’I+>@<+<,LIM-.+)>-<(LN+9N(==,+VM=@<(M-(H+<(M-A@9=(L><(M
5、-,.B+,>-TA,ML+..$*@<.>-T,+.<(==(-.+>-T<+,(>=$’I(.A>A+,>->=WH+.-TR,>)+NM,?MR-<(LN+9$’I+A>A+,>=.MA,MV(T+.>,M>T)>ARM,.+)>-<(LN+9T+V+=MA(-B-TT(.L@..+.(<.,+=><(M-.I(AN(6、S-<+==(B+-<(M-X+<,(+V+,Y><>S-<+,LI>-B+(-G-<+,A,(.+,Z-MN=+TB+4>->B+)+-<>-T8+9[+,V(L+$=">?,/1<:[+)>-<(LN+9,XY][,Z-MN=+TB+X+A,+.+-<><(M-,^-7、人们相互合作学习等领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提出的强大工具。万维网最初十年的发展基本上实现了这个目标:了基于概率、向量空间等各种方法来加强对文本相关性的理解,但是从效果上看,还很难让人满意172。8+9上海量的数据要它以3’40页面的方式向人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在第二个阶段,这种合作应该延伸到机器。也就是说,连接到万维网上的机求以一种能够理解数据语义的方式进行交换和管理,当前基于器也应该能够分析万维网上的所有数据——包括内容、链接以3’40的8+9技术却很难满足要求。及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如何实现万维网的第二阶段目
8、标正是近年来出现的万维网新标准——可扩展标记语言(+:;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实现这一目标的难点在于传统的<+-.(9=+4>,?@A0>-B@>B+,:40)最大的特点在于用户可以根据3’40语言本身的固有缺陷,这种标记语言的标签集只是对内需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