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弯矩张拉技术交底.doc

负弯矩张拉技术交底.doc

ID:52905664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31

负弯矩张拉技术交底.doc_第1页
负弯矩张拉技术交底.doc_第2页
负弯矩张拉技术交底.doc_第3页
负弯矩张拉技术交底.doc_第4页
负弯矩张拉技术交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负弯矩张拉技术交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技术交底书施工单位:合同号:工程名称桥梁工程编号交底项目负弯矩张拉、注浆施工日期负弯矩张拉施工一、预应力筋张拉前的准备工作1、张拉前该跨湿接头的砼强度控制:砼强度应不小于设计规定值的95%。2、钢绞线的下料:下料时要通过计算确定下料长度,因为梁长不同下料长度要根据现场实测张拉槽之间距离下料,每端必须要保证张拉所的工作长度不小于30cm,下料应在加工棚内进行,切断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同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下料时伤人。3、张拉数据参数及张拉设备检查准备:张拉时必须根据技术室提供的张拉吨位相应的油压表读数和钢丝伸长量计算结果进行张拉(附:伸长量计算过程及结

2、果,油压表在张拉过程中读数)并且要对千斤顶、油泵、输油管仔细检查,保证各部分不漏油并能正常工作。4、负弯矩预应力施工时间相对靠后,应及时做好孔道封口保护及锚垫板的防锈处理。5、实施张拉前,检查锚垫板与千斤顶是否垂直,如不垂直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其垂直且要保证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二、预应力筋张拉施工:1、张拉准备工作完成后报项目部现场技术人员检查,由现场技术人员报监理工程师全过程旁站。2、张拉采用油表读数与伸长量双控制的方法,先将预应力钢绞线拉到初始控制应力10%σcon记录其伸长量,然后分二倍初始应力20%σcon—103%σcon同时记录伸长

3、量与理论伸长量比较,检验是否与计算相符,如在规定范围内,则进行锚固。如预应力筋的伸长量与计算值超过6%,要找出原因,重新校订和测定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3、其张拉程序为0—10%σcon—20%σcon—103%σcon—锚固(持荷2分钟),一根张拉完后检查其断丝、滑丝是否在规定要求范围,若超出规范需重新穿束张拉。4、钢绞线的张拉应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顺序按先短束后长束对称均匀进行,先中间后两边,对称于构件截面的竖直轴线。张拉时有1人用哨子指挥两边听到哨声后张拉同步进行,两人在两边做好钢束的伸长量量测及记录。5、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锚固后的

4、预应力筋外露长度不应小于3c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及时保护。三、张拉作业的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1、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挂牌作业。2、张拉现场应有明显标志,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3、油泵运转不正常的情况下,应立即停止,进行检查,在有压情况下,不得随意拧动油泵或千斤顶各部位的螺丝。4、油管和千斤顶油嘴连接时应擦拭干净,防止砂砾堵管,新油管应检查有无裂纹,接头是否牢靠,高压油管的接头应加防护套,以防喷油伤人。5、千斤顶带压工作时,正面严禁站人,且不可拆卸液压系统中任何部件。压浆施工一、压浆施工1、张拉结束后必须在24h之内进行压浆施工。2、压浆前应对孔道进行清洁处理。

5、以清除对金属管道有害的材料和孔道内可能发生的油污等,可采用已知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作用的中性洗涤剂或皂液,用水稀释后进行冲洗。冲洗后应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所有的积水吹出。3、压浆准备工作完成后报项目部现场技术人员和试验人员检查,由现场技术人员和试验人员报监理工程师全过程旁站。4、压浆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稠度在14s—18s,需试验室专人用稠度仪在现场测量,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压浆应用活塞式压浆泵,压浆的最大压力宜为0.5—0.7Mpa。5、压浆时,应从孔道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气和泌水。因已掺加外加剂且泌水率较小,采用一次性压浆

6、。6、水泥浆压注工作应在一次作业中连续进行,并让出口冒出废浆,直至不含水沫气体的废浆排出,其稠度与压注的浆液相同时,用木塞塞住出浆口再静压一段时间方可停止(静压时压力不得小于0.5Mpa,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7、压浆作业过程,最少每隔3小时应将所有设备用清水彻底清洗一次,每天用完后也用清水进行冲洗。8、为保证钢绞线束内全部充浆,进浆口应予封闭,直到水泥浆凝固前,所有塞子、盖子或气门均不得移动或打开。二、压浆作业的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1、压浆泵使用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压浆工作人员应脚穿雨鞋并带防护眼镜。2、每次压浆机停用应及时清洗泵及管道,防止下次使用时堵管。

7、交底单位:工程技术质量部交底人:(签字)交底地点:复核人:(签字)接收单位:接收人:(签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