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缺乏质疑精神.docx

语文缺乏质疑精神.docx

ID:52899740

大小:13.5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1

语文缺乏质疑精神.docx_第1页
语文缺乏质疑精神.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缺乏质疑精神.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缺乏质疑精神,造就“认同式教学”山丹三中赵宏武 语文课上,在讲一篇课文之前,老师会先向学生讲文章好在哪,然后老师就会按近乎完美的“好”来分析,包括语言的表达、段落划分、论证方式,甚至是标点符号。这就是“认同式教学”:先无条件肯定,再由此具体分析。这种“认同式教学”使我们从来不曾在答案中写过原文的‘否与不’。久而久之,我们学会了要将不正确的道理作为道理来讲,要将作者的观点全部肯定,只有遵守这样的标准,才可以在应试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看看现在的初中毕业生,有几个能够用中学语文课学到的知识读书、写文章,甚至日常的交际写作都不能达

2、到文通字顺的基本要求。”要想突破这种教学误区必须采用辩证式教学,可以采用黑格尔的哲学三段论,即正题、反题、合题。在教学中,课文就是正题,反题就是提出质疑,而正反两方面冲突讨论最后融合的结果就是合题。以名篇吴晗的《谈骨气》为例,几乎所有的中学老师都会告诉学生,文章的第一句话“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是这篇文章的论点,而接下来的3个例子:文天祥、闻一多和饿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作为论据来证明这一论点的。这样分析是正确的吗?“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是文章的论点吗?3个论据能充分证明这一论点吗?事实上用3个特殊的事例,表面上条理清晰、论证合理

3、,但实际上却没有合理性,忽略了集合概念与个体事例的矛盾性,也就是说3个例子不能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因为随便就可以找出一些没有骨气的例子。如果想论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应该是以历史上能表现我们整个民族的气节的实例做论据,这样才有整体的说服力,而吴晗先生举的3个例子只是想告诉国人自古以来就不乏有骨气的中国人,谈骨气是什么,中国人是应该有骨气的,这才是文章的论点。另外,饿者“不受嗟来之食”不能作为论据,不能证明穷人的骨气。因为“嗟”只是一个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无感情色彩,更无侮辱性的意思。这只是表现了穷人太过敏感,以生命的代价换来

4、“面子”,不是骨气而是叫人费解的一种举动。吴晗先生举此例子不合理。  《谈骨气》一文的教学无论是从知的角度还是从德的角度都有叫人质疑的地方,然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认同式教学”却是全面肯定,即认同文章中的价值观和写作艺术,缺少批判意识。  还有,中考时同学们经常要练习一些填写标点符号的习题,但是这些习题大多出自课本,学生只要原封不动地背下来填上去就能得满分。可是原文的标点符号就一定是正确无误的吗?而且有时为什么这个地方就要用逗号或句号,老师也不知道,但就是有标准答案。我们现在才知道标点符号只是语气停顿的标志,完全没有必要按某个人

5、的标准去做。诸如此类,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    然而语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教学大纲,每个阶段都有任务,我们中学老师只能这样讲。如果按照辩证式教学,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不成教学任务。我们怎样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使“认同式教学”和“辩证式教学”更好地融合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中,使我们初中语文教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