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被压迫的底层与底层的解放_读保罗_弗莱雷的_被压迫者教育学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被压迫的底层与底层的解放!!!读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江发文保罗∀弗莱雷,这位被美国著名左派知识分子阿罗诺维茨(StanleyAronowitz)看作%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上&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这位%活着时就成为传奇(的人物,其思想影响之巨,早已超出了教育学的学科范围,尤其是他著名的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更是%超越了它自己的时代和作者的时代(,%符合&经典之作∋的单一标准((弗莱雷,2001:1)。然而,该书对于我们当下社会学的意义似乎还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介绍。本文便是从底层研究和社会学
2、干预的角度所做的初步尝试。弗莱雷在该书序言中就指出过,单靠思想和研究产生不了#被压迫者教育学∃(弗莱雷,2001:2)。这一认识植根于弗莱雷本人的亲身经历:他童年时代对贫穷和饥饿的切身体验,以及后来从事成人教育工作(扫盲)的实践经验。前者使他充满了对%一个多点完善,少点丑陋,多点正义的世界((弗莱雷,2001:15)的执着向往和追求;后者则成为他在这种信念下写作#被压迫者教育学∃的直接经验源泉。在扫盲运动中,弗莱雷根据农民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文字的编码,用农民最容易接受的(解码)方式进行扫盲教育,使农民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也阅读世界,批判
3、性地认识到自己被压迫的处境及其根源,从而走向反抗。其扫盲方法一时间被广泛采用。但是随着1964年巴西发生军事政变,民主选举的联邦政府被推翻,弗莱雷也因其%颠覆性(活动被逮捕,继而被驱逐,被*首先感谢导师沈原教授一贯的支持与鼓励,好友李英飞、梁自存、司不显以及两位编辑都对本文提出过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关于弗莱雷的生平,参见麦克拉伦,2004:XXIII。在我国,对弗莱雷教育思想的研究即使在教育学学科范围内都少之又少(张琨,2008:3)。至于社会学,只是在批判教育社会学和解放社会学里有零星的介绍(费金、薇拉,2009:
4、116)。226书评被压迫的底层与底层的解放迫流亡16年。#被压迫者教育学∃正是他对这一特殊时代种种困苦磨难的体验和思索的产物。至于#被压迫者教育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说蔚为大观,但出于对现实的紧迫感,弗莱雷对理论的研读和处理方式皆是%六经注我(式的。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马克思的阶级分析、胡塞尔的%背景直觉(、萨特的%意识与世界同在(、弗洛姆的%恋死癖世界观(、格瓦拉的%革命是爱的行为(等等,种种不同的概念和论述都在该书中被直接引用和借鉴。他自己说,他之所以钻研萨特、弗洛姆、阿尔都塞、毛泽东、马丁∀路德∀金、切∀格瓦拉、乌纳穆诺
5、和马尔库塞,就是为了铸就一种真正属于自己,且能对拉丁美洲具体现实产生影响的教育观点(弗莱雷,2001:2)。因此,他强调,对于#被压迫者教育学∃同样不能简单照搬,读者必须结合具体现实对#被压迫者教育学∃进行批判性的借鉴甚至重构。之所以把这本书引介到社会学,并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生成主题(调查方法,更是其方法背后深刻的理论关怀以及鲜明的价值立场。而这恰恰是我们社会学目前所缺乏的。尤其是面对底层社会时,我们的社会学并没有很好地选择恰当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于这一点,有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重建的中国社会学陷入了一场深刻的悖论,甚至是某种
6、滑稽可笑的境地。其表现之一便是%面对底层社会的苦难却强调&价值中立∋((沈原,2007:355)。这表明我们的社会学缺乏应有的良知和远大的抱负。没有这些,我们的社会学产品必定索然无味。如果说,布迪厄等学者曾怀着一种由萨特和列维-斯特劳斯的对立所激发的抱负来从事社会科学,即综合科学志向和道德或政治志向(布迪厄,2003:2),那么处于第三世界极权下的弗莱雷则更为激进,他试图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他在这方面勇敢无畏的探索,将给予同样怀有此抱负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以激励和启发。一、被压迫者的人性二重性及其教育学正是出于对
7、%价值中立(立场鲜明的摈弃,本书开篇就以价值论作为立论之基。弗莱雷认为,%从价值论的观点看,人性化问题一直是人类的中心问题((弗莱雷,2001:1)。而人的使命就是人性化。人性化意味着,人作为不完善的存在,却能意识到自身的不完善,并试图变得更227社会学研究2009.6完善。然而,不公正的秩序(剥削、压迫、异化等等)扭曲了人追求更完美的人的使命,导致了非人性化。当一种行为阻止他人成为更完美的人时,这种行为也就构成压迫行为。因此,在寻求重获人性的被压迫者和试图维持不公正秩序的压迫者之间产生了矛盾和斗争。弗莱雷在第一章中便着重分析了
8、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矛盾的复杂性、矛盾双方的特征,以及解决这对矛盾的出路,即与被压迫者一道参与建立解放自身的教育学,以培育新人。第二章则具体探讨了相应的教育模式,即提问式教育。对压迫者一方而言,由于其在压迫关系中的位置及其意识特征,他们不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