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结案与判决结案的协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第2期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No.2第20卷总第86期JournalofRailwayPoliceCollegeVo.l20Serial86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结案与判决结案的协调吴鹏(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河南郑州450002)摘要: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制度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历史背景,并因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司法工作者的偏爱。然而,现行司法实务中,调解结案的方式已经过分白热化,给判决结案造成了消极影响。如何从诉讼法的角度正确认识调解的社会本质,并在实践中正确把握两者
2、的平衡度,应是司法实践中研究的重点所在。关键词:调解制度;私法自治;多元纠纷中图分类号:D9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192(2010)02-0088-05形,尊重其自然规律,而不能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推一、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行,否则会严重影响判决的效果以及司法权威性的(一)调解制度概述建立,最终可能会导致我们努力建造起来的法治社法院调解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在法会走向虚无。官的主持下,通过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就案件争议关于调解结案方式,常常存在一些认识误区。的问题进行充分协商与让步,自愿达成协议,从
3、而解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和稀泥∀式的纠纷解决方决纠纷的活动。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式,也有些人认为这是司法效率的体现,可以最终、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彻底地解决纠纷。这些看法都有道理,只是未免有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民事诉讼法些偏颇,对于我国复杂的司法实务来讲,有些太过简第八章对调解制度作了详细规定。例如,人民法院单化了。如何理解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调解原则的实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质,以及如何准确把握调解结案方式和判决结案方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
4、人式的平衡度,是司法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本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文的重点所在。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作为我国的优良(二)调解制度的本质传统,是被外国誉为!东方经验∀的一种制度,它源诉讼调解的本质特征表现为双方当事人的合于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立法。在以后的法律修改中,意,根据处分原则,在诉讼中双方有权处分自己的民调解始终处于较高的地位。从1979年以前以调解事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在这个基础上双方通过协为主的审判基调,到1979年民事诉讼法(试行)中商、对话就实体权利义务关系达成协议,即可解决争着重调解的原
5、则,再到1991年民事诉讼法(修订)议。对于合意,阐明事实、分清是非并非那么重要,[1]中规定的自愿和合法调解,调解制度一直受到立即使案件事实没有查清,只要双方当事人在处分原[2]法者的偏爱,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司法者的喜爱和支则的基础上能够自愿达成协议,就应当成立。因持,调解结案的方式在我国存在着深厚的历史根基。此,这是当事人处分权的体现,并非!和稀泥∀的解但是,从长远来看,调解制度的发展要考虑各种情决方式。调解的程序相对简单,有些案件确实可以收稿日期:2009-11-20作者简介:吴鹏,男,河南荥阳人,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讲师
6、。#88#吴鹏: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结案与判决结案的协调节约时间、提高司法效率,但是,有时有些案件的调着违反调解程序的情况,其救济的困难将会增加。解结案也会造成不可避免的负面后果。首先,在司而当事人对于生效判决申请再审的理由有13种,其法实务中,法官为了追求结案率或着是以权谋私,常中关于违反程序的就有很多,如证据未经质证、回避常会强制调解结案。在这种情形下,调解由法官主问题、剥夺当事人的辩论权等等。这些区别也印证导,不仅不能充分保障当事人意志的自由,而且会造了第二个差别,即调解结案与判决结案的程序要求成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扩大以及司法权
7、力寻租可能性是不同的。诉讼调解缺乏可操作性的程序规范,也的增加。调解制度适用越广泛,这种危害性就越大。缺乏程序监督制约条款,程序公正难以保障。其次,其次,调解常常基于权利人放弃部分权利,或者是义确定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作为法院调解制度的原则务人减少部分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公平原不能满足程序逻辑上的自洽性。关于判决结案,流则,对于权利人的保护是不利的,但是当事人为了追程要求比较严谨,法院通过当事人的举证质证,查清求效率或者原状态的恢复,不得已而接受。再者,以案件事实,选择适用的法律,并合理衡量举证不能、调解结案的案件,法院制作的调
8、解书中通常不写明事实不能查清的情况下,应当由哪方承担举证不能理由,其制作非常简单,仅仅写明争议事实,然后直的风险,最终制作出判决书,列明作出判决的理由和接写调解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缺少法律论证法律依据。判决过程始终遵循民诉法上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