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884017
大小:305.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4-14
《我与文案策划不得不说的故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我与文案策划不得不说的故事2010年底我受聘于中石化工程质量监测中心,参与武汉分公司80万吨/年乙烯工程,在乙烯项目采购管理部过程控制组,任资料员一职。在准备面对两年多琐碎而繁杂的基础性工作之前,我给自己留下一个疑问,也定下一个目标。我到底要将什么作为今后毕生追求的事业?我必须找到答案!在远离城市喧嚣的阳逻大桥下,我一直坚持冷静地思考。由于之前缺乏职业规划,我经历了长时间的不稳定状态,这种生活让我逐渐失去了自信,也迷失了方向。然而,心底里不甘成为“Loser”的呐喊越来越强烈,在完全丧失斗志之前,我要尽可能保留住乐观、积极,还有冷静。首先,我要尽可能地在本职工作中寻求对自己有
2、用的一面。整天和各类报表、方案、程序以及会议纪要打交道,锻炼了我的条理性与分析能力,我的工作也很快得到了领导认可。正当我快要适应这个新的工作环境时,却体会到人与人的距离有时难以靠近。过程控制组作为业主方武汉分公司采购管理部聘任的成员,对业主所采购设备材料质量进度的把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工作中可谓一家人。然而工作外却因一纸合同照章办事,起初闹了些许的不快。2011年4月,以合同不包含伙食为由停发就餐卡,控制组一行七人只得寄于其他承包商篱下;工作服等劳保用品靠组内老同事的熟人关系才得以下发。作为一名临时外聘人员,我理解、暂时也能接受待遇的天壤地别,但作为寻找自我的独立个体,心里
3、却有些不是滋味。为了能够让自己不再受负面情绪影响,我开始寻求积极的解决之道,而这也许会成为我人生的一个转机。2011年6月,我开始鼓起勇气和采购部的同龄人进行交流。于是我写了第一封信,表达了想和他们成为朋友的愿望。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热情的回复,我再次体会到家的温暖,也尝到写作的甜头。此后,通过工作往来、上下班之余的闲谈,我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节日里,我会送上感谢的祝福,也能收到同样的回复。其中,对我在写作方面影响比较大的是我结识的一位笔友。2011年8月,我开始将自己在武汉乙烯的工作生活经历与其分享。那个时期,创作欲望不知不觉被激发出来。工作之余,我喜欢一边观察身边的事物,
4、一边思考琢磨。武汉乙烯地处三环线的阳逻大桥旁,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工作生活环境也相对较为封闭,武汉乙烯的员工们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微型社会。每天,我们都乘坐班车上下班,久而久之,虽然不曾有过交流,但是总有面孔会变得越来越熟悉。我注意到一些人总是独自在座位上,很少与人交流,脸上也很难看到积极的情绪。在得知很多人同为外聘人员时,想帮助他们的想法油然而生。怎样才能让这个群体在武汉乙烯快乐地工作,我思索着深层次的原因,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帮助他们(同时也是帮助自己)获得归属感。如何帮助他们获得归属感呢?建立一个乐于沟通的氛围。在接触文案策划之前,我称之为“疯狂而具有现实意义的构想”。2
5、011年9月,在一天下班候车时,一位陌生的操着东北口音的同龄人走过来搭讪,从此我的身边多了个喜欢侃大山的好基友。后来回想这个遭遇,给我两点启示:1、人们对归属感的需求是一个普遍现象,与其性格并无直接关系。(虽然我关注的人群只限于武汉乙烯的同龄人)2、人们之间的隔阂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难以逾越。有时只需提醒他们:“将你们隔开的只有空气罢了。”于是,我的“构想”有了前提条件。为了让“构想”中无形的沟通氛围可以捉摸,我想到成立一个交友互助组织。如何来对大家进行“提醒”呢?我想到通过写作一篇文章来传递想法。2011年12月,我写了一篇题为《2012,让我们紧抱成团》的文章,并发送给笔友征
6、询意见。我准备在新年的第一时间将我酝酿已久的“构想”先发送给关系最好的几位同事朋友。2012年1月1日午夜,伴随着元旦晚会的钟声,屋外鞭炮的轰鸣声,我怀着兴奋、紧张的心情点击了发送按钮,期待节后能像以前一样收到大家的回复。然而这一次却事与愿违,邮箱里空空如也,即便节后过了一个星期,也是如此。是我的“构想”太过疯狂吗?一时间,失落、沮丧、怀疑将我包围,就连要怎么跟这些熟悉的同事朋友相处我都无所适从。是不是我过于天真,不切实际?我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突然间我感觉自己回到了起点。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沉思,最终我决定坚持自己的选择。一次下班回家的路上,我试探性地向一位
7、之前名单外的朋友征求对“构想”的意见,没想到收货了“肯定”,于是整个人为之一振。心想:“只要得到一个人的支持,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如果在乙烯有人需要、肯定我的“构想”,那外面的世界呢?2012年4月,在浏览招聘网站时,“文案策划”这个职位进入我的视野。我开始百度相关知识,“市场”、“产品”、“品牌”、“定位”、“细分”、“促销”、“推广”等概念接踵而来,庞大的知识结构让我感到了压力,也触动了兴奋的神经,我渐渐对广告、策划行业感兴趣起来。我开始翻看相关的著作:大卫·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约瑟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