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常规心电图简介3.ppt

my常规心电图简介3.ppt

ID:52876747

大小:13.01 MB

页数:84页

时间:2020-04-14

my常规心电图简介3.ppt_第1页
my常规心电图简介3.ppt_第2页
my常规心电图简介3.ppt_第3页
my常规心电图简介3.ppt_第4页
my常规心电图简介3.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my常规心电图简介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电现象41.心室电风暴:24小时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伴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间隔窦性心律,通常需要电复律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心电现象心室电风暴心电现象42.Coumel定律(又称Coumel-Slama定律):Coumel定律认为:①预激综合症病人不论预激旁道位于左侧还是右侧,发生顺向性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心房心室均参与折返,折返环路中房室结作为前传支,旁道作为逆传支,如果不发生功能性束支阻滞,心室除极顺序不变,QRS波时限<0.12s,属于窄QRS波型心动过速。②预激综合症发生

2、顺向性折返性心动过速,如合并某侧束支功能性阻滞,激动便沿未发生束支阻滞的部位下传,QRS波时间≥0.12s,属于宽QRS波型心动过速。③旁道的对侧束支出现功能性束支阻滞时,心动周期长度与不合并功能性束支阻滞时心动周期长度相同(折返路径相同,相对短);如果旁道同侧束支出现功能性传导阻滞时,心动周期长度要比不出现功能性束支阻滞的心动周期长(折返路径相对长),其差值≥35ms。心电现象心电现象Coumel定律的临床意义: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时有时出现窄QRS波,有时出现宽QRS波,如窄、宽QRS波的心动周期差值≥35ms

3、时,则可断定是预激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同时根据Coumel定律确定预激旁道的位置,即窄、宽QRS波的R—R间期相同,则是旁道对侧的束支发生功能性传导阻滞;若窄、宽QRS波的R—R间期相差≥35ms,说明是旁道同侧的束支发生了功能性传导阻滞。【房室结双径路引起的折返性心动过速,一般不会出现两种QRS波,即使出现两种QRS波,其心动周期(R—R)也是相同的,因为房室结内折返不影响R—R间期。】心电现象请依据Coumel定律解读此心电图心电现象请依据Coumel定律解读此心电图心电现象43.Bix法则:Bix法则

4、认为,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室率150次/分左右,R—R中间出现一个心房波时,其QRS波内必定还隐藏一个P’或F波,形成2:1房室传导关系。Bix法则可作为识别阵法性心动过速性质的一项指标。心电现象Bix法则心电现象Bix法则Epsilon波:Epsilon波(ε)又称右室晚电位,是QRS波末尾或ST段起始处,呈低振幅、持续几十毫秒的不规则的小波,多数表现为向上小棘样,被称为小棘波,偶呈凹缺状。或出现S波上升支或R波下降支的顿挫,是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D)的一个特异性较强的ECG指标,具有

5、重要的病因学诊断价值。主要见于男性(男:女比1.6:1)。Epsilon波Osborn波、J波Osborn波、J波:是指心电图上介于QRS波与ST段之间,J点抬高振幅大于0.1mV,时限大于20ms,且与抬高的ST段融为一体,形态呈圆顶状,驼峰状的心电图波。最早于1920在狗的模型中发现,1938称为低温波,1952年命名为Jwave,1953年又称为Osborn波。J波出现与温度相关。呈频率依赖性:当心率加快时,所对应的J波也随之减小。反之,当心率减慢时,J波也随之增大。Aizawa等在1992及1993年报道

6、了几例特发性室颤患者下壁导联上出现较大的J波。Kalla等曾报道患者心电图下壁导联上J波与ST段抬高在心率减慢时增大与增高,在心率加快时变小与降低。近年报道J波与室颤有关。Osborn波、J波J波分为几种类型:(1)功能性J波:临床最多见的是无症状的青壮年健康人,可诊断为早期复极。(2)病理性J波:在体温过低、高钙血症、脑外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急性心包炎,心肌病,食管炎,各种感染等,J波明显增宽、增高,预示可能发生致命性的恶性心律失常。(3)缺血性J波:对40岁以上的男性,有症状的病人,要特别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

7、超急期的可能性,唯一办法是严密监护,每5-10分钟复查心电图。(4)Brugada波的一部分。Osborn波、J波Osborn波、J波ⅠⅡⅢaVRaVLaVFV1V5V3V2V4V3V6*J波是J点(ST段的起始部)抬高>0.1mv,持续时间>0.02秒早期复极Osborn波、J波29.20C280C22.50C19.70C190C180C330C电击后340C低体温Osborn波、J波缺血性Brugada波Brugada波:右胸导联出现J波伴ST段抬高及T波改变。是一种异常的复极波,易引发室速、室颤及猝死。La

8、mbda波Lambda波:是心室除极与复极均有异常的心电图波。表现为下壁导联(II、III、aVF)出现ST段下斜型抬高,类似单细胞动作电位曲线,这种特殊形态的复合波有ST段的缓慢下降以及其后的T波倒置组成,另一个特点是R波上升支的终末部及降支均有切迹,与下斜形的ST段抬高及倒置T波组合在一起,类似希腊字母λ的形态。左胸导联呈ST段水平型压低。可发生恶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