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1.2.3循环结构》课件.pptx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1.2.3循环结构》课件.pptx

ID:52848128

大小:1.00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3-25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1.2.3循环结构》课件.pptx_第1页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1.2.3循环结构》课件.pptx_第2页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1.2.3循环结构》课件.pptx_第3页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1.2.3循环结构》课件.pptx_第4页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1.2.3循环结构》课件.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1.2.3循环结构》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章1.2流程图1.2.3循环结构学习目标1.掌握当型和直到型两种循环结构的流程图的画法;2.了解两种循环结构的区别,能进行两种循环结构流程图间的转化;3.能正确读流程图.题型探究问题导学内容索引当堂训练问题导学思考知识点一 循环结构用累加法计算1+2+3+…+100的值,其中有没有重复操作的步骤?用S表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S加下一个数得到一个新的S,这个步骤被重复了100次.答案梳理循环结构的定义:在算法中,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知识点二 常见的两种循环结构名称结构图特征直到型循环结构先执行A,再判断所给条件p是否成立,若p不,则

2、再执行A.如此反复,直到p成立,该循环过程结束成立当型循环结构先判断所给条件p是否成立,若p成立,则,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若p,则又执行A.如此反复,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成立时为止仍成立执行A题型探究例1设计一个计算1+2+…+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解答类型一 如何实现和控制循环算法如下:S1令i←1,S←0.S2若i≤100成立,则执行S3;否则,输出S,结束算法.S3S←S+i.S4i←i+1,返回S2.流程图如图:变量S作为累加变量,来计算所求数据之和.当第一个数据送到变量i中时,累加的动作为S=S+i,即把S的值与变量i的值相加,结果

3、再送到累加变量S中,如此循环,则可实现数的累加求和.反思与感悟跟踪训练1设计一个计算1+3+5+…+(2n-1)(n∈N*)的值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解答算法如下:S1输入n的值.S2i←1,S←0.S3若i≤2n-1成立,则执行S4;否则,输出S,结束算法.S4S←S+i,i←i+2,返回S3.流程图如图:例2例1中流程图用的是当型循环结构,如果用直到型循环结构表示,则流程图如何?类型二 当型循环与直到型循环的转化解答流程图如图:当型循环是满足条件则循环,直到型循环是满足条件则终止循环,故两种结构相互转化时注意判断框中的条件变化.反思与感悟跟踪训练2

4、试把跟踪训练1中的流程图改为直到型循环结构.解答流程图如图:例3某班一共有40名学生,如图中s代表学生的数学成绩.若该班有5名90分以上的学生,20名80分以上的学生,则输出的m=___,n=___.类型三 读图515答案解析该流程图是用循环结构实现40个成绩的输入,每循环一次就输入一个成绩s,然后对s的值进行判断.如果s>90,则m的值增加1,如果80

5、行到尾,只要执行几圈找到规律,最后确认何时终止即可.反思与感悟跟踪训练3阅读如图所示的流程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值等于___.当i=1时,a=2,S=2,i=1+1=2,由于2>11不成立,因此继续循环,当i=2时,a=2×22=8,S=10,i=3,由于10>11不成立,因此继续循环,当i=3时,a=3×23=24,S=34,i=4,此时,S=34>11,满足条件,跳出循环,最后输出i=4,故答案为4.答案解析4当堂训练1.在循环结构中,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控制循环的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则停止,这样的循环结构是_______

6、__.答案当型循环23412.执行如图所示的流程图,输出的S值为____.答案解析234123413.执行如图所示的流程图,输出的S值为___.执行第一次循环后S=1,k=1;执行第二次循环后S=2,k=2;执行第三次循环后S=8,k=3,3<3不成立.即条件不成立,输出S,即S=8.答案解析84.给出以下10个数:8,19,86,45,96,73,28,27,68,36,要求把大于40的数找出来并输出,试画出该问题的流程图.流程图如图所示:解答2341规律与方法1.当反复执行某一步骤或过程时,应用循环结构.当型循环是先判断条件,条件满足再执行循环体,

7、不满足退出循环;直到型循环是先执行循环体,再判断条件,不满足条件时执行循环体,满足时退出循环.2.应用循环结构前:(1)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条件;(2)确定算法中反复执行的部分,即循环体;(3)确定循环的终止条件.本课结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