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2求同探异突破诗歌比较鉴赏题课件.pptx

ID:52841107

大小:1.12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3-22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2求同探异突破诗歌比较鉴赏题课件.pptx_第1页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2求同探异突破诗歌比较鉴赏题课件.pptx_第2页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2求同探异突破诗歌比较鉴赏题课件.pptx_第3页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2求同探异突破诗歌比较鉴赏题课件.pptx_第4页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2求同探异突破诗歌比较鉴赏题课件.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2求同探异突破诗歌比较鉴赏题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六古代诗歌鉴赏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蝴蝶儿〔五代〕张泌蝴蝶儿,晚春时。阿娇①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②。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湿胭脂,惹教双翅垂。典型例题蝴 蝶〔北宋〕谢逸桃红李白一番新,对舞花前亦可人。才遇东来又西去,片时游遍满园春。[注]①阿娇:汉武帝陈皇后小名阿娇,此处借指少女。②伊:词中指蝴蝶。两个作品都刻画了“蝴蝶”的形象,两个形象有何不同?步骤演示1.从“求异”的角度,分析两首诗词中“蝴蝶”的外在形象。(1)第一首词中蝴蝶的特点:花间成双成对飞舞。(2)第二首诗中蝴蝶的特点:花前自由自在飞舞。2.从形象的精神内涵的角度,分析蝴蝶的不同

2、作用。步骤演示(1)第一首词中“双双对对飞”反衬少女孤单无聊的形象;“惹教双翅垂”表现蝴蝶对怀春少女的同情。(2)第二首诗中“游遍满园春”烘托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答案印证张词的蝴蝶,是概括的形象,强调了其“双双对对飞”的特点;同时作者又赋予它人的情感,看到因怀春而伤心的少女,以致双翼下垂。谢诗中的蝴蝶更加具体生动。它在桃李花前飞舞,忽东忽西,自由自在,活泼灵动,赏遍满园春色,欢快愉悦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登崖州城作①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

3、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注]①此诗是李德裕被贬至海南时所作,诗人被贬之前官至宰相。两诗都着一“望”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不同?步骤演示1.从“求异”的角度,分析明确两首诗中“望”字所望的对象。(1)第一首中“望”的对象为天涯,即友人远去的地方。(2)第二首中“望”的对象为帝京,即皇帝所在的京城。2.分析“望”字所表达的人物情感。(1)第一首诗,送友远行望“天涯”,抒发的情感:离别之苦。(2)第二首诗,贬官海南“望帝京”,抒发的情感:对国君的眷念及望不到的失落感伤答案印证孟诗之“望”是极力远望友人离去的方向,通过这一“望”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无限牵挂的痛苦之情。李诗之

4、“望”是登楼远望帝京所在的方向,引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既表达了对国君的眷念和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塞上听吹笛高 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①梅花何处落: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步骤演示1.理解诗歌的含意,明确重点写作对象。(1)第一首“风吹一夜满关山”,含意是由听到的《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布满关山;写作

5、重点是自然环境。(2)第二首:“一夜征人尽望乡”,含意是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写作重点是人物活动。2.从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不同。(1)第一首表达的情感:思乡之情。表现手法:寓情于景。(2)第二首表达的情感:思乡之情。表现手法:直接抒情答案印证高诗寓情于景,由听到的《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布满关山的情景,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中寄寓的思乡之情。李诗直接抒情,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的望乡之情,“望乡”直接点明思乡之情。(或李诗叙事抒情,通过叙写征人望乡,表达思乡之情)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别宋常侍〔隋〕尹式游人

6、①杜陵北,送客汉川东。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别有相思处,啼乌杂夜风。留别王维②〔唐〕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注]①游人:游宦之人,指宋常侍。②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此诗即行前留别之作。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步骤演示1.从诗歌题目、注释上分析,发掘有价值的信息。(1)题目“别宋常侍”中“别”:分别、送行诗。(2)题目“留别王维”中“留”:以诗文做纪念赠给分别的人。注释②体现的情感:年纪大,科举失败。

7、2.抓诗中的关键词语,分析诗歌情感的重点。(1)第一首诗中的关键词语:“飘蓬”“秋鬓”“衰颜”等。情感重点:漂泊的孤寂、人生迟暮的无奈。(2)第二首诗中的关键词语:“寂寂”“空自”“知音稀”“故园”等。情感重点:科举失意、知音少、归隐田园。从“求异”的角度,分析出每首诗的思想情感即可答案印证尹诗表达了羁旅漂泊的孤寂、同病相怜的伤感及人生迟暮的无奈。孟诗表达了科举不第的失意、知音难遇的感慨及归隐故园的决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2求同探异突破诗歌比较鉴赏题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六古代诗歌鉴赏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蝴蝶儿〔五代〕张泌蝴蝶儿,晚春时。阿娇①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②。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湿胭脂,惹教双翅垂。典型例题蝴 蝶〔北宋〕谢逸桃红李白一番新,对舞花前亦可人。才遇东来又西去,片时游遍满园春。[注]①阿娇:汉武帝陈皇后小名阿娇,此处借指少女。②伊:词中指蝴蝶。两个作品都刻画了“蝴蝶”的形象,两个形象有何不同?步骤演示1.从“求异”的角度,分析两首诗词中“蝴蝶”的外在形象。(1)第一首词中蝴蝶的特点:花间成双成对飞舞。(2)第二首诗中蝴蝶的特点:花前自由自在飞舞。2.从形象的精神内涵的角度,分析蝴蝶的不同

2、作用。步骤演示(1)第一首词中“双双对对飞”反衬少女孤单无聊的形象;“惹教双翅垂”表现蝴蝶对怀春少女的同情。(2)第二首诗中“游遍满园春”烘托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答案印证张词的蝴蝶,是概括的形象,强调了其“双双对对飞”的特点;同时作者又赋予它人的情感,看到因怀春而伤心的少女,以致双翼下垂。谢诗中的蝴蝶更加具体生动。它在桃李花前飞舞,忽东忽西,自由自在,活泼灵动,赏遍满园春色,欢快愉悦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登崖州城作①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

3、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注]①此诗是李德裕被贬至海南时所作,诗人被贬之前官至宰相。两诗都着一“望”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不同?步骤演示1.从“求异”的角度,分析明确两首诗中“望”字所望的对象。(1)第一首中“望”的对象为天涯,即友人远去的地方。(2)第二首中“望”的对象为帝京,即皇帝所在的京城。2.分析“望”字所表达的人物情感。(1)第一首诗,送友远行望“天涯”,抒发的情感:离别之苦。(2)第二首诗,贬官海南“望帝京”,抒发的情感:对国君的眷念及望不到的失落感伤答案印证孟诗之“望”是极力远望友人离去的方向,通过这一“望”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无限牵挂的痛苦之情。李诗之

4、“望”是登楼远望帝京所在的方向,引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既表达了对国君的眷念和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塞上听吹笛高 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①梅花何处落: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步骤演示1.理解诗歌的含意,明确重点写作对象。(1)第一首“风吹一夜满关山”,含意是由听到的《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布满关山;写作

5、重点是自然环境。(2)第二首:“一夜征人尽望乡”,含意是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写作重点是人物活动。2.从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不同。(1)第一首表达的情感:思乡之情。表现手法:寓情于景。(2)第二首表达的情感:思乡之情。表现手法:直接抒情答案印证高诗寓情于景,由听到的《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布满关山的情景,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中寄寓的思乡之情。李诗直接抒情,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的望乡之情,“望乡”直接点明思乡之情。(或李诗叙事抒情,通过叙写征人望乡,表达思乡之情)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别宋常侍〔隋〕尹式游人

6、①杜陵北,送客汉川东。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别有相思处,啼乌杂夜风。留别王维②〔唐〕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注]①游人:游宦之人,指宋常侍。②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此诗即行前留别之作。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步骤演示1.从诗歌题目、注释上分析,发掘有价值的信息。(1)题目“别宋常侍”中“别”:分别、送行诗。(2)题目“留别王维”中“留”:以诗文做纪念赠给分别的人。注释②体现的情感:年纪大,科举失败。

7、2.抓诗中的关键词语,分析诗歌情感的重点。(1)第一首诗中的关键词语:“飘蓬”“秋鬓”“衰颜”等。情感重点:漂泊的孤寂、人生迟暮的无奈。(2)第二首诗中的关键词语:“寂寂”“空自”“知音稀”“故园”等。情感重点:科举失意、知音少、归隐田园。从“求异”的角度,分析出每首诗的思想情感即可答案印证尹诗表达了羁旅漂泊的孤寂、同病相怜的伤感及人生迟暮的无奈。孟诗表达了科举不第的失意、知音难遇的感慨及归隐故园的决心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