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全方位解读及报考指南.doc

西南大学全方位解读及报考指南.doc

ID:52773361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30

西南大学全方位解读及报考指南.doc_第1页
西南大学全方位解读及报考指南.doc_第2页
西南大学全方位解读及报考指南.doc_第3页
西南大学全方位解读及报考指南.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全方位解读及报考指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南大学全方位解读及报考指南  特立在西南学行遍天下(主)  3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北碚嘉陵江畔、缙云山脚下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南大学。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曾南迁于此。坊间有个说法,有20万人口的北碚,6万人是西南大学师生,6万人是为该校师生服务的人员。在有点规模的餐厅吃饭,最少能遇到三桌西南大学人。  西师的园子  青山碧水间,美丽的“西师的园子”呈现眼前,有杂志将其评为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之一。这多少和这里四面青山、一江碧水的“重庆后花园”地理位置有关。  在校门口,我们坐上了14座的校内5路敞篷观光车。因校园太大,为方便出行,这样的线路在该校5个校门间共

2、有5条,早7:00到晚10:30不停歇运行。  校内的很多建筑依山而建。操场大都建在路基之下,应该是后来平整出来的。招生办在三楼。离开时,从后门一出,却是一楼,不觉惊奇。我们被告知,在重庆,这是常事。有的11层高楼也不用装电梯,下边的五楼从前门走,上边的6楼可以走后门。  招生办谭晓荣老师开车带我们参观了校园。这个花园式校园是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绿草如荫,鸟语花香。樟树林、崇德湖、共青团花园等校内名景点从眼前一一闪过,要细致看下来,恐怕要一天。校园里充满诗意,连8个学生生活区,也以松、竹、梅、兰等命名。  阳光下,操场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大字下,活跃

3、着学子们生龙活虎锻炼的身影。5个标准化塑胶运动场、4个游泳池、3个体育馆和多个网球场遍布校园。  招办何平老师说,每年新生军训都会到缙云山拉练。接连两天,三四千名学生在操场上集合,列队浩浩荡荡从校门向山上进发,一会儿急行军,一会儿听到“敌机来袭,卧倒!”的命令又全体卧倒,想来也颇有趣。  年轻的老学校  在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李栋宣看来,西南大学是所“年轻的老学校”。“老”是因其起源于1906年成立的川东学堂,那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独立师范院校。“年轻”是指西南大学的名字才用了6年,即2005年西南师大与西南农大强强联合后才有了新校名。原西南师大是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之一,

4、是4大老牌师范学府,中国比较文学奠基人吴宓曾在此执教27年;原西南农大也是首批全国重点大学,土壤科学奠基人侯光炯曾在此执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西部瓜王吴明珠等均是杰出校友。尽管合并后学科门类更齐全、师资力量更雄厚,但因缺乏了解,常有考生咨询学校是否为民办大学。  因前期渊源,学校优势集中在师范、农学、生物科学等有关领域,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是强势学科。其中,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基础心理学和课程教学论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校综合排名在全国40位左右。学科门类齐全,有30个学院98个本科招生专业,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36个省部(市)级重点学科、16个博士学位一级

5、学科授权点、105个博士点。  学校每年招生9000人中,免费师范生2900多人,在全国招收免费师范生最多。师范教育设施先进,建有微格教学平台、自主学习中心,与部分重点中小学建立了课堂视频同步直播系统,学生不出校园便可在线观摩教学实践,并可远程视频交流。  “特立西南,学行天下”是学校百年办学中孕育的大学精神,取西南独特资源构筑核心竞争力,反哺西南,服务民生。近两年,在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国家、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中承担攻关项目1500项,获近百项省部级科技奖和80余项优秀成果奖。  领先世界的家蚕基因组研究  在西南大学,有一项令国人振奋、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

6、—该校生物技术学院在世界上率先绘制出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精细图和高精度遗传变异图,研制出家蚕全基因组芯片,研究成果于2004年、2009年两次在世界顶级学术杂志《Science》上发表。  学院党委书记王治奇介绍,这张基因框架图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校教授向仲怀主持下,集中了学院和中科院有关专家完成的。2003年6月,时值非典期间,在北京小汤山附近的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科学家们以每天10万条数据的速度,人轮休机器不停,冒着SARS威胁,一边夹着温度计测量体温,一边工作,多时有20多人发高烧。10月,家蚕基因谱拼接完成。它打破了欧洲和日本人的夹击、排挤,抢占了家蚕学基因

7、研究的制高点。  学院副院长代方银介绍,家蚕基因组研究成果,是我国科学家继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后的又一重大贡献,入选中国高校2003年十大科技进展,2004年被《科技日报》列入新中国55个世界科技第一。  学院汇集了国内蚕学研究方面的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一流名师,师资力量相当雄厚,教师50多人,80%具有博士学位,其中13位是博士生导师。每年蚕学和生物技术2个专业招生100人左右。学院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蚕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实验室为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这里,我们意外得知,本报曾经报道过的因研究蜘蛛而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