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语法与汉语教学

理论语法与汉语教学

ID:5276502

大小:400.8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07

理论语法与汉语教学_第1页
理论语法与汉语教学_第2页
理论语法与汉语教学_第3页
理论语法与汉语教学_第4页
理论语法与汉语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论语法与汉语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石定栩:理论语法与汉语教学———从“是”的句法功能谈起理论语法与汉语教学X———从“是”的句法功能谈起石定栩提要 本文讨论强调句式中“是”和“的”的句法地位,结论为:前者不是系动词,后者不是动词名物化的标记。汉语的动词可以名词化,动词短语也可以名物化,但两个过程都不牵涉具体的形态标记。这些虽然是理论问题,但常常会在汉语教学中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汉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做好教学工作。关键词 “是” “的” 名词化和名物化 理论语法和汉语教学○ 汉语教师的难处教外国人汉语,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来问“为什么”,因为他们经常会挖掘出一些我们从不注意的现象,要求加以解释。这种

2、出乎意料之外的问题时常弄得教师下不了台,因为越是常见的现象,越容易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时候实在被逼得无路可走,就只好强词夺理地搪塞一番,说这是汉语的习惯用法,没有道理可讲,也不需要加以分析。不过,就这样把学生打发走了,心里总不太踏实,所以回去以后还是要苦苦思索一番,试图找出一个真正合理的答案来。有时候越想越深,便会发现自己面临的原来是个相当复杂的理论问题,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梳理清楚,而解决方案牵涉到许多周边因素,更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明白的,许多理论语法的研究课题也就因此而问世了。这方面印象最深的是10年前一位美国学生提出的问题。一 “是”和“是⋯⋯的”最初提出的问题很简单

3、。美国学生常常沿用英语的习惯,在主语和形容词谓语之间加上个“是”,形成像(1a)那样的句子。因为见得多了,碰到这样的句子就随手大笔一挥,把X本文的部分内容曾经在香港的杂志上发表(石定栩,1997)。蒙陆俭明先生厚爱,嘱我交给《世界汉语教学》重新发表,供更多的同行指教。因此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修改,成就此文。希望能不负陆先生的厚望。5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2期(总第64期)“是”划掉,在后面打个大叉。这个学生已经学了好几年汉语,喜欢寻根究源,因此拿着本子来问为什么。我就趁机发挥,大讲汉语同英语在形容词谓语方面的差异,并且说明如果一定要用“是”,就会形成强调句式,而此类强调句式必

4、须像(1b)那样在句末加上个“的”。(1)a.3现在不去看电影是情有可原。b.现在不去看电影是情有可原的。学生让我说得连连点头,高高兴兴地走了,我也有点自得,以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可是,几个星期以后的另一次作业,却让我无法自圆其说,差点下不了台。还是这个学生,还是类似的句子,而且他显然学乖了,在(2a)的谓语前没有用“是”。不过,这里的谓语前面却不能没有“是”,所以我在句子里加了个“是”,又顺手打了个大叉。这回学生不干了,拿着本子来找我讨个说法,到底形容词谓语前面要不要用“是”。(2)a.3财主抢阿凡提的粮食为富不仁。b.财主抢阿凡提的粮食是为富不仁。c.财主为富不仁。

5、这可把我给问住了。两个句子的主语都是小句,谓语又都是四字成语,为什么一个要用“是”,一个不能用“是”,还真的说不明白。情急之下,只好推说两个成语的性质不同“情有,可原”前面一定不能出现“是”,而“为富不仁”前面则一定要用“是”。学生倒是半信半疑地走了,但自己心里十分明白,这个答案根本站不住脚。像(2c)那样的句子中“为富不仁”前面,就不能用“是”,只是其中的区别,一时还无法说清。后来到了香港,在翻译专业学生的习作中又碰到了类似的情况,便下决心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正好读到了陆俭明先生的一篇文章(陆俭明、马真,1985),不禁拍案叫绝。陆先生讨论的情况与我遇到的难题相似。有位外国

6、留学生在作文中写了这么个句子“他这样:做是合情合理”,老师批改时在句末加了个“的”,并告诉学生说,如果在“合情合理”前面用了“是”字,那么按照汉语的习惯后面就要有个“的”字相配,以便构成“是⋯⋯的”结构。现在少了“的”字,句子会煞不住,所以必须补上这个“的”字。学生记住了老师的话,在另一次作文中碰到类似情况时就依样画葫芦,写了句“他这样做是偏听偏信的”。可是,这一回老师批改时却把那个“的”字给删去了。学生弄不明白,就去问老师,为什么要删掉这个“的”字。老师说,这个句子加了“的”字,就显得拖泥带水,去掉了“的”字,句子就变得干脆、有力。学生感到茫然了,上次不是说前面用了“是”后面就

7、一定要有“的”相配吗?怎么这次又说前面用了“是”,后面就不能用“的”了呢?二 形似而神不似类似的问题一再出现,并不是因为这些外国学生低能,而是因为我们这些汉语教师对自己的语言所知有限,在教学中只是就事论事,所以会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陆俭明、郭锐,1998)。陆先生认为这里的问题出在句末那个“的”上,说明我们对虚词的认识不足,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而当初我给的答案是成语本身的性质不同,有些能直接充当谓语,而有些则不能。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似乎又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要另寻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