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脑功能机制研究进展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脑功能机制研究进展

ID:5273955

大小:1.20 M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7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脑功能机制研究进展_第1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脑功能机制研究进展_第2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脑功能机制研究进展_第3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脑功能机制研究进展_第4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脑功能机制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脑功能机制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4期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Vol.33No.42016年8月J.GANS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Aug.2016参考文献:及治法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28-33.[1]高树中,杨俊.针灸治疗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6]韩玉慧,王健,王世军.针灸治疗功能性泄泻用穴规律分出版社,2012:144.析[J].山东中医杂志,2014,33(11):48-50.[2]王菊菊,陈霞,于美玲,等.基于数据挖掘的单纯性肥胖[7]杨春英,刘炼,朱震云,等.近年来针灸治疗女性围绝经症现代针刺临床用穴规律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

2、学学期综合征的方法和选穴规律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报,2014,37(11):48-51.2014,30(4):16-21.[3]吴丹凌,周胜红.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取穴规律的研[8]吴粮葶,李瑛,任玉兰.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53-57.中风后遗症的经穴特点[J].中国针灸,2013,33(2):23-[4]申伟,张永臣.《针灸大成》中风病用穴规律探讨[J].上27.海针灸杂志,2014,33(8):42-46.[编辑:于霞][5]赵敏,周思远,陈大帅,等.针灸治疗腹泻临床选穴规律■■■■■■■■■■■■■■■■■■■■■■

3、■■■■■■■■■■■■■■■■■■■■■■■■■·文献综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脑功能机制研究进展韩雅迪,张彦峰,严兴科(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相关研究文献,试图从脑功能成像技术、脑电技术、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等方面论述PTSD相关脑区的异常改变,揭示PTSD发生、发展的脑功能机制,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脑功能成像技术;脑电技术;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机制中图分类号:R39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8450(2016)04-0081-05DOI:1

4、0.16841/j.issn1003-8450.2016.04.24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应用到PTSD脑功能机制研究PTSD)是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中。现已证实,PTSD患者功能和结构改变的脑区导致延迟出现和/或长期持续的一种精神障碍,主要主要集中在杏仁核(amygdala)、内侧前额叶皮质表现为创伤情境再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medialprefrontalcortex,mPFC)、前扣带回皮质(an-[1]情绪麻木、警觉性增高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突teriorcingulateco

5、rtex,ACC)、海马(hippocampus)、岛[5]发性灾害的增多,PTSD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升高,如叶(insula)、胼胝体(corpuscallosum,CC)等部位。[2][6]2008年汶川震区中PTSD发生率为37.8%,2010国外学者Rauch等进一步指出杏仁核-前额叶-年4月玉树震区住院伤员中PTSD发生率达海马环路的异常改变可能是PTSD发生的重要神经[3]60%,舟曲“8.8”特大泥石流住院患者中PTSD患病理基础。笔者通过梳理、总结近年来有关PTSD[4]病率高达70.16%,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的机制研究文献,试图从脑功能成像技术及脑电技重的影

6、响。因此,探究PTSD的发生、发展机制,对术等方面归纳、总结PTSD发生的脑功能机制,以期于其防治尤为必要。近年来,随着现代物理、电子与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一批功能强大、能够在活体1PTSD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状态下无创地观察脑的形态学改变及脑自发神经活1.1PTSD脑功能机制的磁共振研究动并获取实时信息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及脑电技术被大脑既是调控应激的最高器官,同时也是应激收稿日期:2015-06-29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81460744);2013年甘肃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计划项目(1308RJZA150)。作者简介:韩雅迪(

7、1989-),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调节效应的生物学机制研究。通信作者:严兴科(1975-),男,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针灸调节效应的生物学机制研究。E-mail:yanxinke@126.com—81—第33卷第4期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Vol.33No.42016年8月J.GANS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Aug.2016的重要靶器官。磁共振(MRI)技术和功能磁共振成能与额叶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时,发现PTSD患者存像(fM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