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三模历史试卷评析.doc

2013年三模历史试卷评析.doc

ID:52702399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9

2013年三模历史试卷评析.doc_第1页
2013年三模历史试卷评析.doc_第2页
2013年三模历史试卷评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3年三模历史试卷评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乌鲁木齐市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历史学科试卷评析乌市教研中心孙梅一、指导思想:基于一模、二模的测试,三模命题体现能力立意,从题型设置上,完全体现高考的命题理念。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带有一定预测性。从测试数据看,试卷设置合理,达到测试目的。二、三模试卷总体特点:(1)以高考为导向,与高考、教学、学生贴近;(2)突出古今中外历史纵与横的联系,把众多重大事件贯穿于一体,设问明确,重在提取信息和分析、概括,体现能力要求、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科价值;特别是对学科知识体系整合的考查。如40题、41题;(3)新的材料情境设置考察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突出对史料的阅读、有效信息的提取、处理及概括

2、归纳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点,导向明确;(4)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察,更加突显近两年的高考命题趋势。题型基本稳定,难度适中,在题型结构、表现形式、分值分布和命题技巧上较合理、成熟;(5)全卷涵盖了必修史3本书、选修史4本书的内容,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分别占48分和52分;图片、漫画和表格(或柱状图、折线图)的运用,使学生能多角度获取有效信息,这也是近年来高考的一个新的趋势。在分值分布上,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的分值约分别占38分、36分和26分。三、考生存在的普遍问题:(1)教:教师在研读近年的高考试题和高质量的模考试题,掌握命题动态和趋势

3、方面还是要加强力度; (2)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还需提高基本技能;思维随意性较大,不能完全建立史观来分析问题的思维;不能准确审题,把握不住题目的关键点和答题规范性;阅读能力低,不能从所给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常见题型的解答技巧不够,只注意求答项,而不注意限定项或中心词,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行文答卷不规范,不会用历史语言进行规范、准确的表述,答题口语化,错别字较多。四、复习建议:1、夯实基础这一方面,我们要树立一种观念:“做好基础题,就把握了得分主战场;目标不宜过高,就从多拿1分做起”。文综历史高考的成败取决于课本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离开基础知识,任何能力、技巧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可以

4、利用课本标题,形成对课本的整体把握。例如回忆某一阶段的历史时,可以回忆这一阶段的相关章、节甚至子目的标题,以它们作为自己梳理知识的坐标。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突破一些重要知识点,按章、节、目录及时间先后,学会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把握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做到滴水不漏。2、注重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打破章节、目录等原有的知识结构,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梳理,把同类知识、相关知识,甚至是中外史知识进行重组。比如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的资产阶级革命,就要以世界史为大背景,把辛亥革命作为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世界史部分,使中外历史浑然一体;同时,也要时时考虑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国际关系和科技文化等

5、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立体式的思维。3、回归课本,查漏补缺。要重视历史概念、结论。这也是《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是提高历史解题能力的基础。还要重视原因、影响,尽管它们往往比较抽象,但它们却是命题的“亮点”。平时一些没有注意的盲点、盲区,此刻决不能放过。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不要陷于“题海战”里,而要根据高考的基本要求、考试说明,找出自己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复习。  4、文科的特点决定了在最后复习冲刺阶段里,高效率的复习可以立竿见影地提高历史成绩,一句话:考历史,即使到高考前一天也不能放弃对课本知识的复习、巩固。  由于历史学科知识的纷繁复杂,分布在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记忆

6、。为了提高效率,大家最后的复习应对照《考试说明》的内容逐一落实课本知识点,不放过包括地图、插图、注释、诗词、引言、典故、图片等等在内的知识点,并将重点内容整理、默写到笔记本上。 5、强化答题技巧。(1)学生要加强审题能力的强化,要根据不同的题型认真审读材料及题目设问要求。例如,选择题要审清4个要素,即时间、答题主体内容、条件限制、题目考查的核心。(2)要注意答案关键词的筛选。注意要反复思考找准要点,因为它们是答题的切入点和评卷的给分点。 (3)还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能否恰当地运用历史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对于考试成功至关重要。同时,注意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也许

7、能够意外提高分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