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680143
大小:19.13 MB
页数:207页
时间:2020-04-12
《中医诊断学之望诊.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望诊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外部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人体的外部表现可反映内在脏腑、气血、经络的病变。观察人的外部异常表现可诊察内在的病变,即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1望诊的注意事项:光线——自然光线;诊察部位——暴露充分;以常衡变;四诊合参,综合判断。2全身望诊3医生在诊察病人时,首先对病人的神、色、形、态等整体表现进行扼要观察,以了解整体情况的诊病方法。第一节全身望诊4全身望诊的要求:一会即觉——重视第一直觉印象神形合参——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舍5观察病人生命活动的总体表现(包括脏腑组织功能活动与思维意识状态)来判断病情的方法
2、。一、望神6(一)望神的原理神以先、后天精气及其所化生的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精充气足则体健神旺,抗病力强;精亏气虚则体弱神衰,抗病力弱。据此可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7(二)神的具体表现望神的内容:两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色泽“色者,神之旗也”神情“心神为人体之主宰”体态“形体、动作乃机体功能强弱的标志”8(三)神的分类及判断1.得神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神志清楚,表情自然,肌肉不削,反应灵敏。提示脏腑精气充盛,体健神旺,是健康的表现。即使患病,也易于恢复痊愈,预后良好。9得神102.少神精神不振,面色少华,两目乏
3、神,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肌肉松弛,动作迟缓,反应迟钝。提示脏腑精气不足,机能减退,多见于素体虚弱、虚证患者或疾病以后恢复阶段的患者。11少神12(1)神志昏迷,或语言混乱,面色晦暗,表情淡漠或呆板;目暗睛迷,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呼吸异常,肌肉消瘦,甚至大肉已脱。正虚(精气衰败)为主。(2)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卒倒神昏,两手紧握,牙关紧闭,乃邪盛神乱所致失神,多见于急性病人。邪气盛(如热扰神明,邪陷心包;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为主。3.失神13失神14神昏谵语,撮空理线15撮空理线16神志不清174、假神△垂危病人(久病、重病)突然出现的精神
4、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假象)。△久病、重病病人,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原本目光晦滞,突然目似有光,言语不休,想见亲人;△原本语音低微,断断续续,突然语声增强,声调提高,或语言不休;△原本面色晦暗,突然出现面赤(颧赤)如妆;△原本没有食欲,或不能进食,突然食欲增强或者主动索食(又称“除中”)。18假神19假神的机理: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所致。即所谓“回光返照”、“残灯复明”。20区别假神与病情好转重病好转时——其精神好转是逐渐的,并与整体状况的好转相一致;假神——是精神突然好转,且为时短暂,与整体病情的恶化不相符合。21假神22
5、焦虑恐惧——多属虚证,见于卑谍、脏躁等病狂躁不安——多属阳证,见于狂病、外感热病等。淡漠痴呆——多属阴证,见于癫病、痴呆等。卒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涎沫,醒后如常,见于痫病。5.神乱的表现和主病神乱的特点—反复发作而缓解期不出现神志异常。其神志异常的表现只能作为诊病依据而无“失神”的临床意义。23狂躁不安24表情淡漠25痴呆26痫证27神乱鉴别表类型表现主病病机性质焦虑恐惧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居。卑谍、脏躁心胆气虚,心神失养。虚证狂躁不安狂躁妄动,胡言乱语,少寐多梦,打人骂詈,不避亲疏。狂病、外感热病痰火扰心阳证淡漠痴呆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
6、,哭笑无常,悲观失望。癫病、痴呆痰蒙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阴证卒然昏倒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痫病肝风夹痰上逆,阻闭清窍。风证28神乱与失神的区别神乱指神志错乱,多反复发作,缓解时一如常人,无失神表现;邪盛失神主要指神志昏迷,出现在全身疾病的严重阶段(前提)。29失神与神乱30神病理临床意义得神(有神)正气充足,精神充盛,机体功能正常。健康表现,或虽病而正气未伤,精气未伤,病轻。少神(神气不足)正气不足,精神轻度损伤,机体功能较弱。轻病或恢复期病人或见于体质虚弱者。失神(无神)(1)因精亏神衰而失神者,提示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机体功能严重衰减
7、。见于慢性、久病病人,病重。(2)因邪肾神乱而致失神者,提示:①邪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②肝风挟痰蒙闭清窍,闭阻经络。皆属机体功能严重障碍,气血津液失调。见于急性、邪实病人,病重。假神是危重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其局部症状的“好转”与整体病情的恶化不相副符合。提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病危,是重病病人临终前的表现。又称“回光返照”、“残灯复明”。神乱精神错乱神志失常其特点是反复发作而缓解期不出现的神志失常。其神志失常表现只能作为诊病依据而不具有“失神”的临床意义。多见于癫、狂、痫、脏躁等病人。望神的内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