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知识培训.ppt

中医药知识培训.ppt

ID:52680084

大小:4.08 MB

页数:71页

时间:2020-04-12

中医药知识培训.ppt_第1页
中医药知识培训.ppt_第2页
中医药知识培训.ppt_第3页
中医药知识培训.ppt_第4页
中医药知识培训.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知识培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容中医学及其特点1中医基础理论2中医病因与病机3中医诊断与辨证4中药与方剂学5中医学及其特点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养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学科“中医”概念的提出——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治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此处的中医指的是?整体观念1.人体是统一的整体2.人与大自然、社会环境是统一的整体中医学两大特点辨证论治症(症状):病人具体的临床表现证:中医对病人具体临床表现所收集信息的诊断概括病:具体的疾病(名称)中医学及其特点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哲

2、学基础)气血津液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古代医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

3、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阴阳交感中医基础理论自然界五行人体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泪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汗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涎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悲涕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二阴骨恐唾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和推演气血津液学说一、气的基本概念哲学范畴: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即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中医学中: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特性:气不断

4、运动、活力很强二、气的生成(一)来源:1、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藏之于肾。2、水谷精气:脾胃3、自然界的清气:肺(二)生成过程:肺为气之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为气之根。中医基础理论三、气的功能(一)推动作用(1)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起推动,激发和促进作用;(2)推动血的生成和运行;(3)推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二)温煦作用:是指气对人身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及血液津液的运行具有温暖作用。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三)防御作用:气有护卫肌肤,抗御外邪的作用,还具有驱邪外出

5、的作用。(四)固摄作用:是指气对血、津、精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防止无故流失的作用。中医基础理论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气的运动—气机气是物质的,是不断运动、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有,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中医基础理论一、血的含义:指循行于脉中,极富有营养的红色的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血无气不行,气非血不载,故又常气血并称。血的特点:

6、1、血必行于脉中病理:离经之血→出血2、血必须畅行无阻病理:运行迟缓,血淤脉中→淤血二、血的生成:1、有赖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2、肾精化血:精血同源中医基础理论三、血的功能(一)营养和滋润全身1.体现:面色红润,肌肉的丰满和壮实,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方面2.病理:头昏目花,面色不华或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等。(二)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四、血的运行:血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血的正常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和气的固摄,推动和固摄相反相成

7、,协调平衡正常血液循环的必备条件:1、血液充足2、脉管完整而通畅3、全身脏腑功能正常中医基础理论津液的含义:是机体除血液以外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1、各脏腑组织内的体液,如肺津,肾水2、各脏腑组织内的正常分泌物,如涎、涕、唾、肠液3、水液代谢的各种产物,如:尿、汗、水气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的研究内容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1.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脏(心,肺,脾,肝,肾),为实质性脏器。

8、五脏的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中空有腔六腑的生理功能——受纳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胆,脉,骨,髓,脑,女子胞)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类似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功能似脏,形态象腑2.躯体组织器官:五体、五官九窍中医基础理论名称基本相同,但其概念并不完全一致&中医某一脏器的功能可以包含西医数个脏器的功能&西医某一脏器的功能,又可分散在中医的数个脏腑之中中医对脏腑的认识反复的实践、观察、抽象而来西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