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677060
大小:5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9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天训练:初中生应试阅读屡屡丢分的原因是什么 初中生应试阅读屡屡丢分的原因是什么呢? 1、没有把握阅读的根本 针对这一点,我渗透了自己的的吸收创造性阅读理念及方法,让学生读写结合,从鉴赏文本的角度来学会读懂文章,如我的图解构思就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方法,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直观地感知文章的构思与立意: 2、不会将庞杂的阅读题型进行分类 初中的学习我们就盯着一个方向——中考,处处从中考考点、处处从中考题型、处处从中考真题出发去研究归纳,我教学生把中考现代文阅读分为筛选信息类、深层理解类、审美鉴赏类三大类题目,
2、并针对各类题型归纳出答题套路,列出答题注意事项,这样一来学生进入阅读领域就不再一头雾水了。 3、不了解一些文体常识导致答题失分 在文体常识上丢分是最不应该的,因为这些不是学生不具备能力,而是平时没有把这个知识体系归纳系统,都集中到一起,所以对三大传统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及文言文常识总是支离破碎的掌握,不够理性地盘点。 4、不知道答题的一般规律、模式,抓不住得分点 上面说到,我教学生把现代文阅读的题目分为三大类,再对应归纳出科学实用的答题套路+精准答题的注意事项。初中的阅读文章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概括能力
3、、理解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的考查,如果没有掌握一些科学的阅读方法,想得满分或高分可能性很小。那么,科学而快速提分的三步曲是什么呢?1、首先要学会整体感知文章阅读题目是按照写作原理来出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即能整体感知全文——弄清楚文体,弄明白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领会文章的主题及作者的观点和感情。一言以蔽之,整体感知文章就是要读懂文章,换个角度说就是要达到自己会清晰地仿写这篇文章。这些年来,我在讲走向北大成功写读课程中,一直探索“读写结合”的原理,开创了一种学生乐于接受而又直观有效的“用笔记符号同步立体阅读法”,即按写作
4、原理来读懂文章,主要有以下有效方法:①抓标题、紧扣关键词句,把握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②找线索,把握文章结构和主题;③抓标志性词句,把握素材的组合方式;④抓文章中的“虚”与“实”,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2、其次要学会在文章中筛选信息为什么第二步要“筛选信息”?因为一切答案都在文章中,这到不是说原本原样的答案都能在文章中找到,有时也需提炼与归纳概括,但答案是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或相关文字得到启示的。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会“代入提取”,将题目代入原文,与文章对照找答题区间,或题目与题目对照找答题启发,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与
5、问题相关的语句——直接摘取②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提取整合③根据题干要求,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归纳3、最后要学会一些必要的审题和答题技巧阅读失分往往在不经意和无意识间,如:①回答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②表达不通顺、不简洁、不平实;③卷面不整洁,格式不规范。所以,我在走向北大阅读教学中提出,阅读要像写作一样慎重审题和措辞,这也是阅读高分的秘诀。学生有了规范答题意识,才会总结规律和方法,才能精准理解题目,便不会无意识丢分了。就拿审题技巧来说吧——如“踩点得分,见分答题”这就是个审题技巧,学生要有“顺藤摸瓜,看分值答题,多答不
6、扣分,少答则扣分”这样一个意识或经验,一般规律:2分题得分点可能是1个或2个;3分是1个或3个……再举一个答题技巧的常识——规范答题要注意语言格式和文体术语,如回答记叙文、小说——呼应、过渡、铺垫、衬托、对比、悬念……回答散文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象征、形散神聚……最后说说答题的注意事项——①卷面整洁,保证得分。不少同学最容易失去的分数不是最难的题目,而最容易丢的分数恰恰是书写导致。②避免用否定句、反问句、感叹句作答等。第三天训练:初中阅读中深层含义类题目有哪些答题技巧及套路 初中阅读题型中,筛选信息类题目占30
7、%,属于基础能力题,得分比较容易;深层理解类题目占30%,属于高层次能力考察题,拉开了得分距离;审美鉴赏类题目占40%,属于高层次能力考察题,拉开了得分距离。 在这里,我们重点谈下深层理解类题目常考哪些题型,以及有哪些答题技巧及答题套路。 1、分析文章标题的深层含义 【答题技巧】此类题目首先需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字面上的意思,即本意,然后再联系文章的主旨,说出这个词语的寓意。 【答题套路】本意+寓意 2、分析重点字词的深层含义 【答题技巧】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上下句具体语境
8、,弄清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寓意。 【答题套路】文中圈出+联系上下文+入境法发现寓意 3、分析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 【答题技巧】理解句子的含义一般有两种答法: ①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具体语境或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