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ppt

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ppt

ID:52655927

大小:1.10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4-12

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ppt_第1页
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ppt_第2页
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ppt_第3页
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ppt_第4页
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湿敷法湿敷---作用(1)湿敷的冷却作用可收缩末稍血管,使充血减轻,渗出减少;传导放散炎症局部蓄热,抑制末梢神经病理性冲动。减轻局部不适感,从而发挥消炎、镇静、止痒和抑制渗出等作用。(2)敷贴的湿布可吸收皮损表面的浆液性渗出物或脓液。(3)湿敷可软化并清除皮损表面痂皮或其他附着物(4)可使表皮角质层膨胀,有利于药物透入皮肤。(5)保护皮损,隔绝刺激,免受外界微生物的影响。适应症中药湿热敷疗法适合于各种闭合性损伤、肢体经络病、各种痛症。急性期皮损有潮红、肿胀及糜烂渗出者皮疹渗出较多或脓性分泌物较多的急慢性炎症及筋骨关节损伤等禁忌证一般内科疾病不宜使用。大

2、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1.操作目的2.评估患者3.实施要点4.指导患者5.注意事项湿敷法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操作目的:1.评估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和体质。2.评估患者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3.了解患者年龄、文化层次、目前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的认识。4.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评估患者:热湿敷的药液温度为50~60℃冷湿敷的药液温度为4~15℃每3~5min更换纱布一次(一)仪表:符合要求。(二)操作用物:治疗盘:敷布(4--5层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药液

3、及容器、镊子两把、一次性治疗巾、纱布、弯盘药液为多种药物的煎剂,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配制实施要点实施要点(三)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两人核对)。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 解释5.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湿敷部位,在湿敷部位下铺一次性中单,实施要点6.将温度适宜的药液倒入容器内,置敷布于药液中浸湿,用无菌镊或止血钳夹住纱布两端拧至不滴水为度,再次核对无误后,敷于患处,询问患者湿敷部位感觉,是否过热或有其他不适,并向患者讲明在湿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7.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

4、纱布浸药后淋药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8.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治疗巾。9.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要。实施要点10.分类处理用物。11.洗手、取口罩。12.记录。指导患者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讲解湿敷的目,的湿敷的时间以30~60min为宜,不可过长。2.告知患者湿敷过程中注意保暖,不要随意变换体位。注意事项1.湿敷过程中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凉。2.药液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3.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4.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

5、合处理.5.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6局部过敏反应:局部瘙痒,红疹,水泡等,应立即停止敷药,并遵医嘱进行抗过敏处理.7中毒反应:头晕,口麻,恶心呕吐等,常出现在大面积使用湿敷中药的患者,出现时应立即停药动态观察。注意事项(1)湿敷所用的药液应新鲜配制(2)敷料更换时间:敷料更换必须定时,借以保持敷料的适当温度和湿度3)应用的部位:应用湿敷法必须使敷料密切贴附于皮损面,对于耳后、额部、肛周、外阴、指趾间等部位,应特别注意此特点。感染、非感染区分开进行(4)应用的面积:应用湿敷时面积勿过大,一般不应超过全身面积的1/3。在冬季,对老人幼儿以及颈、胸等部

6、位应慎用持续性冷湿敷。(5)亚急性皮肤炎症有局部血运不良时,不宜用冷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